聚焦场景应用,AI技术产业化、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 直击WAIC

AI百科6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64 0

  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在上海盛大召开,标志着AI技术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此次大会聚焦核心技术、智能终端、应用赋能三大板块,集中展示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并首发了一系列备受瞩目的创新产品。

  在WAIC大会现场,记者观察到,各种AI(人工智能)创新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于楼宇、数据中心、工业和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例如,施耐德电气推出的SpaceLogic™ AI BOX楼宇节能盒,针对楼宇产业中的“能耗陷阱”暖通空调系统,通过数字孪生、建模验证、系统优化、节能监测等四大核心功能,为楼宇碳排放管理提供了“数字化之翼”。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数字化创新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张磊表示,AI在产业的应用正从“+AI”转变到“AI+”,即AI成为推动现有技术和AI同步演进的驱动力。企业正致力于通过AI打造独特的核心优势,以产生实际的业务价值。

  AI技术正加速切入各种应用场景,只有在具体的“场景”中,AI才能真正发挥其多重价值。随着算法的突破、算力的提升以及海量数据的积累,AI技术正逐渐从理论走向工业领域的应用实践,涉及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在发电、电网、储能、智慧工业、智能楼宇、数据中心、智能家居等行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可以加速推动能源供需两侧的同步转型,助力新能源的发展和并网,提升各行各业的效率和能效,降低碳排放,从而打造更加智能、高效、绿色的未来。

  在WAIC大会上,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张开鹏指出,AI的应用场景越来越普遍,贯穿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运维管理等环节,是工厂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升级的关键部分。施耐德电气展示了在多个领域的丰富AI技术创新成果,并直观展示了AI技术在多个场景下的节能减碳和运营效果。

  例如,在工业领域,施耐德电气的“睿动IOT魔方机器人”基于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展示了视觉监测、算法、决策、驱动等AI功能已深入产线的底层逻辑,助力流程优化。在能源领域,施耐德电气ETAP电气系统数字孪生平台引入AI技术,通过全生命周期的建模与优化,实现一站式能源管理。SpaceLogic™ AI BOX楼宇节能盒可帮助行业实时调整用能策略、提效减碳;而EcoStruxure EMA微网能源顾问则采用AI优化的控制算法,实现能耗预测及微网调度。

  此外,施耐德电气企业级人工智能平台EcoStruxure AI引擎提供经过验证的AI模型和场景案例,已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平均每年可提升3%-5%的生产效率并降低5%-10%的能耗。

  施耐德商业价值研究院认为,企业对于AI价值的期待正在从单一向立体转变,形成三大显著趋势:从仅重视商业收益到注重社会环境价值;从宏观决策到微观个体,关注AI如何影响并优化用户体验;从追求短期快速增长到重视长期价值跨越。同时提出AI价值主张——AI for GREEN,即通过AI技术提升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采访中,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朱文沁表示,以数据中心为例,AI对数据中心建设和发展带来深度影响。未来的数据中心需要具备可持续、高效、韧性和适应性等关键特质。施耐德电气强调AI的规模化应用、技术创新迭代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高度开放合作的生态体系。

  据悉,施耐德电气在全球拥有超过350位人工智能和数据专家,已建成4大人工智能中心及创新基地。在中国区22家工厂中,基于AI算法的预测性维护已得到广泛应用每年降低50-120万的年度成本并降低能耗。无锡工厂更因实现端到端全价值链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而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灯塔工厂”。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