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落地产业的钥匙,为什么在百度的手里?

AI百科3个月前发布 快创云
42 0

  在2024年9月25日举行的百度云智大会上,为期三个月的“文心杯”创业大赛·第二季圆满落幕。此次大赛中,一批基于AI基础设施的优秀应用脱颖而出,标志着AI技术在产业落地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中,百度作为大模型厂商的代表,持续扮演着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角色。

  百度等大模型厂商致力于完善AI基础设施,为技术升级提供了坚实基础,并促进了行业应用的快速发展。这些厂商的共同目标是将大模型技术应用于实际产业场景,创造真实价值。随着产业链落地应用的迫切需求,百度正不遗余力地推动全球AI原生应用的繁荣,致力于构建大模型生态。尽管业界对此尚未形成共识,但百度坚信智能体是AI原生应用的核心发展方向。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文心杯”创业大赛的致辞中,将智能体比作PC时代的网站和自媒体时代的账号,强调其低门槛和高潜力。借助智能体,百度正在打造连接大模型、终端与用户的新桥梁。而此次大赛中评选出的创新AI及其背后的创业公司,正与百度携手推动智能体的普及与发展。

智能体:AI落地产业的关键

  随着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百模大战”愈发激烈。如今,大模型技术正从“拼参数”转向“卷应用”,各行各业都在探索新的应用载体。应用落地成为衡量技术价值的关键,而创业则是技术商业化的重要途径。相比底层大模型的投入高和技术要求高,应用创业的门槛更低,市场更大。因此,智能体作为AI落地产业的关键工具,正受到越来越多创业者的青睐。

  根据量子位智库的预测,2024年我国AIGC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到2030年,这一市场将成为万亿规模市场,五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对于创业者而言,使用第三方基础大模型制作应用可以实现低成本创业;而对于大模型厂商如百度而言,更多创业者使用其AI大模型制作软件,意味着共同构建AI应用生态。

  百度一直在努力降低AI应用的创业门槛,智能体是核心方向之一。智能体是具有自主性、能感知、决策和行动的软硬件实体。今年6月,百度推出的“高考智能体”日活跃用户峰值接近200万,展示了智能体的强大效果。目前,已有1.6万家商户在百度开发智能体,覆盖教育、法律和B2B等行业。

让AI走进千家万户

  在“文心杯”创业大赛第二季中,经过层层评审选拔,最终有8支团队进入复赛。这些项目覆盖了电商、社交、文娱、教育、医学、金融、设计等多个行业。例如,成立于2023年的Kotoko主打AI社交,提供虚拟社交体验。其创始人乔海鑫表示,Kotoko的底层逻辑中Agent(智能体)是角色构建、环境构建及互动的载体。这与百度所打造的智能体开发生态相契合。

  百度一直在完善智能体的技术和商业基建。自2018年底开展大模型技术研发以来,百度已发布了多个版本的文心大模型。目前,百度正在通过文心智能体平台为创业者提供智能体应用的“创造工具”,降低开发门槛,推动AI智能体生态的完善。

从技术到生态再到商业化

  自2013年以来,百度就在布局AI技术,并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如今,百度正在深入各行各业,赋能智能体的全生命周期。依托于百度搜索的力量,百度将开发者打造的智能体分发到用户需求点上。数据显示,百度APP的月活跃用户已达7.03亿。在此基础上,百度构建了以搜索为代表的天然智能体分发池。今年8月,百度智能体的日均分发量已突破千万。

  对于创业者而言,百度生态体系下的企业可以在商业化、技术等领域获得支持。百度正带领创业者进入一个新的生态中,从AI大模型热开始为下一个AI时代铺路。通过“文心杯”创业大赛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并从技术、产品、发展战略、资本合作等方面给予支持为更多创业企业创造“超车”机会。此次大赛的创业者数量剧增且方向多元团队呈现出“年轻化”“精英化”的特征大量优秀创业者在此聚集标志着百度在“All in AI”时代的关键里程碑:在代际性的技术机遇下随着大模型原生应用生态的建设它将开辟一个智能体红利爆发的新时代。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