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方法》已加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数据库,您可以通过访问 www.pkulaw.com 查看全文并订阅后续更新。目前,“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已经收录了286家期刊,其中核心期刊(包括CLSCI、CSSCI及其扩展版、北大中文核心、AMI综合)有133家,非核心期刊53家,集刊91家,以及英文期刊9家。截至2023年10月31日,该数据库共收录了100151位作者的302246篇文章,总期数为18280期,总字数达到27.2亿。我们诚挚邀请更多期刊加入“北大法宝”,以扩大影响力,增进传播,服务法治。
联系邮箱:journal@chinalawinfo.com。更多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
采购热线:010-82668266
《法律方法》第42卷目录:
- 序言
【域外法律方法】
- 最小语义与法律解释
- 作者:[波兰]伊扎贝拉·斯科岑,刘雷译
- 内容提要:探寻文本的意义是解释的重要目标,依赖于极简主义语义理论。通过对语言符号、语境、理解与解释等核心概念的界定,发现文本最小语义与“自由性真理条件”具有相似性。两者都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问题,但通过对意图主义、目的主义和文本主义三种主要解释立场的阐述,发现其共同标准是法律文本意义。这为正确理解法律条文的解释机制提供了依据。
- 没有真理的法律解释
- 作者:[意]皮尔鲁伊吉·基亚索尼,黄健傑译
- 内容提要:本文提出了一个概念工具来抓住法律解释现象的主要方面,并讨论了三种不同的真理观(经验真理观、实用主义真理观和系统真理观)。最后对形式主义与怀疑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评论。
…(此处省略了部分文章标题及内容提要)
【国内法律方法】
- 可废止性的理论谱系及其对理由论证的影响
- 作者:陈肇新(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 内容提要:裁判释法说理与法律论证的“可废止性”属性密切相关。论证可废止性具有多种类型,分别指向法律概念的用法、法律规则的自我否证、法律规范要件指向的事实以及法律论证的实践过程。这有助于揭示审判活动的话语实践本质,并通过“信念修正”的方式对审判的理由论证施加影响。
…(此处省略了部分文章标题及内容提要)
《法律方法》是由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方法论学科暨法律方法研究院编辑出版,陈金钊、谢晖教授共同主编的定期连续出版物。自2002年创办以来,已出版多卷,并持续入选CSSCI来源集刊。本刊诚挚欢迎海内外理论与实务界人士投稿。
责任编辑 | 刘卓知
审核人员 | 张文硕 宋思婕
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和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 版权声明
本网站上的所有资源均来源于本网站,所有网址和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行为,请将相关证明发送至以下电子邮件地址: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