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乳制品市场中,时尚与潮流的轮回再次被印证。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牛奶市场初露锋芒,多家乳企应运而生,纷纷引入灭菌乳技术。受技术限制,巴氏杀菌法成为主流,低温奶一时风头无两。然而,UHT灭菌技术的引入迅速推动了常温奶的普及,其便捷性和低价格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低温奶逐渐退居幕后。
时至今日,乳制品行业步入产能过剩、需求下滑的困境,价格战与终端促销令品牌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低温奶却逆势上扬,重新获得消费者的喜爱。据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3年线下渠道低温鲜奶销量降幅从2022年的10%大幅缩减至0.4%。同时,凯度数据显示全国低温鲜奶渗透率从2018年的18%攀升至2023年的39%。
低温酸奶在线上同样表现抢眼,过去三年的线上销售额复合增长率高达78.4%,涌现出一批新玩家。低温奶正成为乳品行业新的增长点。
乳制品企业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纷纷布局低温奶市场。既有品牌稳扎稳打,依托过往的积淀;新面孔则以高质量产品迅速占据市场;还有企业通过多元化布局,推出新口味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在低温奶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谁将成为最终的胜者?关键在于其灭菌方式的差异。常温奶采用瞬间高温灭菌,而低温奶则沿用巴氏消毒法,在较低温度下处理更短时间,从而保留更多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然而,这也使得低温奶的保质期较短,且需冷链运输和冷藏保存。
尽管挑战重重,但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冷链技术的进步为低温奶的普及铺平了道路。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免疫力重视程度的加深,以及冷链设施的完善,低温奶的运输和存储难题得以缓解。此外,低温奶市场尚未出现寡头企业,竞争格局依然激烈。
伊利、蒙牛等大厂纷纷推出多款低温奶产品,而地方乳企如光明、新乳业等也加速布局。在产品创新方面,各品牌不遗余力地推出更具吸引力的包装和设计,以吸引消费者。例如,蒙牛的每日鲜语采用香槟瓶形状的包装,不仅在视觉上脱颖而出,还实现了连续三年盈利。
在低温酸奶领域,新玩家如北海牧场、简爱等不断涌现。借助线上电商平台和零售平台,这些新品牌实现了全国范围的覆盖。同时,零蔗糖属性使这些品牌在健身和控糖群体中拥有忠实粉丝。
展望未来,随着玩家不断涌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低温奶市场将呈现更加丰富的多元化产品。品牌们将继续优化研发技术,紧跟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推动下,低温奶产品将更贴近消费者需求。尽管竞争激烈但远未尘埃落定无论新老玩家都有机会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