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AI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原本认为AI仅会执行预设的机械指令,局限于工业领域辅助人类工作,但如今,AI正不断突破人类专属的领域,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实力,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深思。
未来学家库兹韦尔曾预测,到2045年左右,AI可能达到一个奇点,迎来技术爆炸,人与AI的关系将开启新篇章。而今看来,这一时刻可能提前到来,而人类却似乎还未能充分意识到这一变化。
AI绘画:一日千里的进步
2022年12月8日,上海举行的一场拍卖会尤为引人注目。拍卖对象是人机共创的AI山水画《未完·待续》,这是全球首次由人类与AI共同创作并进行拍卖的作品。画的底稿来自民国才女陆小曼的未完成作品,由著名画家乐震文续笔完成,而AI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作。尽管山水画对风格、皴法有严格要求,但AI艺术平台“文心一格”成功挑战了这一任务,不仅理解画面内容,还自动扩展并优化内容元素,巧妙融合了人类判断力与AI创造力,最终作品富有创造力且符合中国画风格,以110万元成功拍卖。
AIGC时代:即将到来
AI的潜力远不止于绘画,它是AIGC(AI生成内容)的一种表现形式。除了绘画,文字、代码、音频、三维建模等皆可由AI生成。AIGC主要涉及自然语言处理(NLP)和生成算法,如生成对抗网络(GAN)和扩散模型。NLP是人与AI沟通的桥梁,而生成算法则是AI不断“创作”的核心动力。算法越先进,AI越强。从GAN到扩散模型,AI算法不断优化,对海量数据集的高效处理也是AIGC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深度学习到大模型的转变
2022年AI的飞跃发展得益于大模型的崛起。大模型通过预训练提供现成的训练结果,使AI开发者能更高效地开发应用。大模型参数多、训练数据量大,具备更强的泛化能力,能解决深度学习在有限数据下的不足。当前大模型参数量多为百亿级别以上,多则万亿级别,为AI在各个领域突破提供了可能。
全球科技巨头的争夺焦点
大模型是当前AI领域的技术新高地,全球科技巨头如百度、华为、阿里以及谷歌、微软、英伟达等均在狂炼大模型。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虽无法预训练自己的大模型,但可通过与大模型结合实现应用落地。百度通过文心大模型体系为各行各业提供大模型服务,助力中小企业实现技术匹配与落地应用。
大模型的应用场景与前景
大模型不仅能用于绘画、翻译、配音等创意领域,还能预测世界杯、股市、地震、流行病及癌症等。未来大模型可能成为超级智能系统,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随着AI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关于AI与人类关系的争议与担忧。有人视其为朋友,认为将辅助人类进化;有人则视其为敌人,担忧其可能毁灭人类未来。无论如何,AI在2022年的表现已深刻影响了人类的命运走向。面对这一变革,人类或许应提前思考机器人三大定律的适用性及其对人类未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