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就好奇,为啥 AI 公司都要用「星星」符号?

AI百科4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53 0

  除了「钱多」、「大牛多」、「新闻多」之外,当下最火热的 AI 公司和互联网巨头,最大的一个共同特性,你可能猜不到。

  答案是——「✨」符号!

  Google 的 Gemini icon 选了一个四角星,ChatGPT Plus 就放两个四角星,逼着入局较晚的三星,直接在 Galaxy AI 后面打个四个星,当然他们的意思也可能是比三星多一星。国内设计也没落后,比如钉钉的 AI 功能名叫「魔法棒」,也就是一✨加一个斜杠。

  可能是几个✨都被大公司瓜分完了,其他公司会把✨融入到图标里,比如 Adobe 的 AI 填充,Grammarly 的 AI 语法修复,Spotify 的智能随机播放……

  ✨之火,在科技行业正在燎原。

  不知不觉,在屏幕上看到的✨已经比抬头在天上看到的星还要多了。

  ✨到底是个什么符号,为什么它会成为所有 AI 公司最爱的标志?

  ✨符号在科技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根据 pedia(emoji 百科)✨的符号介绍,截至 2023 年底,✨经常用于代表人工智能的功能。而开始广泛应用到大众市场的「元年」正是 2023 年。这引发了许多✨爱用者的不满,他们发推特、写文章甚至出半个小时的视频痛斥大公司把这么生动的符号,拿去放到自己冷冰冰的 AI 产品上。

  但✨符号在软件图标设计上的应用并非新鲜事。Adobe PS 十几年前就推出了抠图功能「魔棒」,图标就是棒上加✨;Twitter 2019 年就加入了切换算法推荐和时间线的功能,功能图标就是一个蓝✨;和人工智能没那么沾边的媒体平台 Medium 的高级会员也用的✨。如今 AI 行业这么默契般地都在用 ✨,原因无他,设计师们和用户一样,都觉得✨实在太好用了。

  用了✨做图标的 Wix 负责人 Gali Erez 就表示,用✨可以让用户感觉人工智能更宜人。确实,下面这些工具风的图标看着就像染上了「班味儿」,只会给人实用而非想用的感觉。可是表达积极喜悦的符号这么多,怎么不用☀️,各家就非得可着✨一个符号用呢?

  卡内基梅隆大学人机交互教授 Dan Saffer 就认为,✨的无处不在是因为它不知道怎么就变成了行业视觉设计规范,各家都怕用户不知道这里是一个 AI 功能,所以都往功能图标上放✨,本质上是 FOMO(害怕错过)心理在作祟。换一个符号就很好理解,许多软件的「发送」图标都会用纸飞机的符号,用户一看也知道这个键就是「发送信息」而不是上传图片。

  其次是因为✨太万能了,emoji 设计师 Neil Cohn 表示,✨是一种「视觉后缀」(Visual Affix)符号,它可以依附到许多图标上做一种印象增强。就像这个符号,拿掉了✨它就是根棍,但加个✨,就变成了魔法棒。日漫里女主角登场时,扣掉背景加个特效,再配上「bling bling」的音效,谁看了不得冒出星星眼。

  Zoom 的人工智能助手也是一个✨,Zoom 首席产品设计师 Madison Holbrook 对此解释是「✨带有一种惊奇和喜悦的感觉,同时象征着创意的火花,还可以捕捉到人工智能那种魔力的感觉。」「魔法」是一个经常伴随✨出现的词,在 emojipedia 上✨的符号主题也写着「奇幻&魔法」。或许人工智能产品爱用✨,正是想对用户传递产品让人兴奋、功能像有魔力的感觉,这就可能会鼓励更多人去使用人工智能。毕竟 AI 许多时候就像一个有魔法的黑箱,用户也不知道它是什么原理,但能得到直接的答案。

  但问题是,科技的事儿需要和玄学沾边吗?科技评论家 Rachel Metz 近日在 CNET 发文《我需要科技公司停止让人工智能使用✨》,在她看来,「✨」符号被人工智能产品滥用,正是这些公司试图掩盖真正严肃的问题。「✨」在转移人们对人工智能负面后果的注意力,包括隐私问题、环境影响和潜在的失业风险。又或者,人工智能公司希望它们看起来像遥远的恒星一样明亮又神秘。Metz 认为这些科技公司利用了✨符号长期以来给大众的良好感觉直接把人工智能「魔法化」了这样大众就不会去提出更深层的问题。

  但一个 emoji 而已至于上升到塑造集体潜意识的程度吗?何况在科技产品的营销里「魔法」不是一个新鲜词无论是上文提到 Adobe 的还是苹果电脑的键盘鼠标 Magic Keyboard/Mouse它们都是想用魔法去强调产品的易用和好用。但人工智能好像有点不一样我们对它的运转方式不甚了解对它的伦理边界还在讨论对它未来可能造成的现实影响也难以估量。它的出现确实像是一个魔法一个黑箱一个潘多拉的魔盒甚至对于 AI 公司也是一样万亿数据训练出的大模型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出了问题该怎么修正对这些 AI 科学家和从业者来说也是一个玄学问题。但是玄学还是要进化成科学。

  ✨好看又浪漫但最终 AI 作为一项技术仍然要「落地」真正解决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能不断脚踏实地地进化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AI 技术的普及乃至于走向通往 AGI 的未来。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