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AI站上全球浪潮之巅

AI百科1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21 0

  AI应用成为关键一环,全球趋势显著

  AI热度持续攀升,全球对AI发展的关注愈发集中。权威期刊《科学》近日发表的论文,由3位图灵奖得主联合多位AI领域科学家共同发表,强调了全球对防范AI技术风险的重要性。这篇论文及其引发的热议,进一步凸显了全球对AI发展的高度关注。

  全球AI领域势头迅猛,诸多创新成果令人瞩目。例如,OpenAI发布的最新多模态大模型GPT-4o,能够实现跨文本、视觉和音频的端到端实时推理,其响应延迟已缩短至接近人类日常对话的反应时间。同时,谷歌也发布了多项产品,包括超长上下文大模型Gemini 1.5 Pro进阶版、轻量级模型Gemini 1.5 Flash、高质量文生图模型Imagen 3以及AI音乐创作工具Music AI Sandbox等。

  国内AI领域同样表现抢眼。以百度为例,自2023年3月全球首发类GPT大模型产品以来,其文心大模型已升级至4.0版本,API日均调用量超2亿次,累计用户达2亿。此外,百度创始人、CEO李彦宏受邀出席了正在法国巴黎举办的2024年VivaTech大会,这一欧洲最大的科技创新盛会汇聚了全球科技巨头CEO,共同探讨AI、可持续发展和移动化等前沿议题。

  随着生成式AI成为AI热门领域,全球企业在该领域的投资不断增涨。调研机构IDC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企业在生成式AI上的投资已超过194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进一步增长至151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6.1%。国内则是“百模大战”的激烈竞争,截至2023年10月,国内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厂商和高校院所共计254家。

  百度的文心一言是国内大模型领域的典型案例。自2023年3月上线以来,8月已全面开放,开放首日回复用户问题超过3342万个。据官方数据,截至2024年4月,文心一言用户规模已超过2亿。此外,清华大学发布的《SuperBench大模型综合能力评测报告》显示,国内大模型在综合能力上已与国际顶尖水平拉开明显差距。

  李彦宏在VivaTech峰会上表示,应用领域的进步可以推动基础模型的创新,并加速从互联网时代向人工智能时代的转变。他强调百度正在从以互联网为中心转向AI优先,积极推进用文心大模型重构业务。此外,他还分享了自己对于此后AI发展的畅想,包括如何利用基础模型培育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等。

  如今大模型技术带来的生产力变革已显而易见。据投资机构红杉资本披露的信息显示,2023年大模型创造了近30亿美元的总收入这一SaaS行业花了近10年时间才达到的水平。在具体应用上如客服、法律、写作等行业或场景中GenAI正在实打实地创造收益。

  AI在全球各行各业的落地已愈加广泛而深入。例如瑞典金融公司Klarna使用ChatGPT处理近三分之二的客服查询实现了700名全职客服工作的替代;美国Harvey公司与OpenAI合作共同为法律专业人士打造了一款定制训练的案例法模型该模型不仅具备复杂的推理能力还具备超越单一模型调用的能力。

  此外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表现也值得关注。其发布的全球首个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大模型Apollo ADFM基于大模型技术重构自动驾驶兼顾技术的安全性和泛化性实现城市级全域复杂场景覆盖。同时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已发布第六代无人车应用“百度Apollo ADFM大模型+硬件产品+安全架构”的方案相较于上一代整车成本下降幅度达60%造价仅20万元刷新了行业纪录。

  展望未来以百度为代表的AI玩家将继续在更宽广纵深的未来科技空间中探索和创新推动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落地。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