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HiDream.ai 梅涛:视觉模型还未智能涌现,现在还有机会打造一家超越 Midjourney 的公司|年度 AI 对话

AI百科3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58 0

  在北京神州数码大厦五层,尽管没有公司办公的明显迹象,但深入探索你会发现,这里隐藏着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创业故事。几名装修工人正忙碌地修缮屋顶,而旁边的墙壁上还留有前租户字节跳动的Logo。前台静悄悄,只有一张待客沙发静静地躺在角落。然而,当你继续前行两步,你会发现一面醒目的“HiDream.ai”公司字样映入眼帘。

  这家名为HiDream.ai(智象未来)的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由前京东副总裁、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梅涛于今年3月创立。梅涛分享了他们的创业历程,表示尽管成立时间不足三个月,但这里已经是他们的第二个办公地点。他形容自己“急迫”的创业氛围,解释为何在一个月内完成了从大厂高管到创业者的转变,是因为觉得“再不做就晚了”,担心错过整个时代。

  梅涛对生成式AI寄予厚望,特别是ChatGPT的推出让他深感震撼。他回忆第一次使用这款应用的瞬间,发现它与他之前在微软参与的、需要强人工协助的对话Bot截然不同,真正实现了“智能化”。而让他决定全面投入这一领域的,则是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等文生图产品。作为多媒体和视觉研究领域的专家,他的体验让他意识到视觉领域同样迎来了生成式AI的里程碑。

  然而,技术只是成功的一部分。梅涛在京东的产业实践经历让他相信,能否进入工作流才是检验一款产品价值的真正标准。尽管Midjourney已成为世界级流行产品,但它生成的内容不可控,进入工作流存在困难。HiDream.ai正是希望围绕视觉,打造生成式多模态基础模型及应用,让基于这些模型生成的内容真正进入营销、设计场景的业务流中。

  HiDream.ai的种子轮投资人许四清也认同这一点。他认为梅涛选择的垂类模型+实际应用的赛道是最匹配他本人背景和经验的选择,也是AIGC走向多模态应用的必经之路。因此,阿尔法公社在一周内完成了投资流程。

  在还在装修的办公室里,梅涛介绍,HiDream.ai已在训练60亿参数的视觉模型,并计划在年底前让模型参数量超过百亿。此外,他们还针对设计师群体开发了优化工具,这些功能已经体现在他们的产品中。

  当这些成果出现在仅诞生三个月的HiDream.ai身上时,似乎证明了梅涛的雷厉风行正产生正向效果。然而,要跨越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已建立的壁垒并不容易。在全球范围内,除OpenAI外,似乎还没有人真正成为生成式AI时代的赢家。HiDream.ai的梦想才刚刚开始。

  在访谈中,梅涛还分享了他们对生成式AI的深入见解和技术挑战。他们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推动视觉模型的进步,并希望在未来能够超越现有的行业标杆。他们的目标不仅是提升技术的可控性和细节表现,更是要将这些技术真正应用到实际场景中,为营销、设计等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