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时代已至,未来汽车正朝着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底盘、智舱域与智能驾驶将实现更深入的整合。蔚来作为“蔚小理”的一员,在2024年1月26日率先发布了“Banyan 榕2.4.0”智能系统,并在8月底完成了“Banyan 榕3.0.0”智能系统的推送更新。此次更新重点在于新增了“后排尊享”驾乘模式,同时“4D舒适领航”也正式升级为“4D全域舒适领航”。
截至目前,“4D全域舒适领航”功能已更新上装半年多时间,不仅ET7、ES8、ES7、EC7等车型可用,现在配备CDC动态悬架阻尼控制系统的ES6和EC6车型也能使用。到9月底,全国累计识别颠簸事件次数已突破2.6亿,全国县市覆盖率达到99.5%。
蔚来AI智能底盘,全栈自研实力在线
Banyan系统采用了全栈自研的智能底盘架构,以底盘域控和中央计算平台为核心,打通超感系统、车身感知传感器、底盘域传感器以及执行器,实现完全可控、数据闭环和持续进化。
“Banyan 榕3.0.0”智能系统基于AI核心底层能力,充分发挥硬件配置的算力基础,将AI算法与智能硬件、原生智能框架和智舱应用深度融合。全新Banyan 3智能系统最大的特点是从底层运用AI技术升级智能系统,注重体验及成长性。
蔚来能率先发布AI智能底盘的关键之一,是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在底层打通智驾、座舱、车控、车联等各域,自由调用四颗Orin智驾芯片算力,进行算法部署。并能实现各域之间高带宽的数据吞吐与低延时的通信协同,支撑全域面向AI、复杂的智能化应用。
AI智能底盘核心功能:“4D全域舒适领航”和“后排尊享”驾乘模式,均由“SkyOS·天枢”统一调度管理车身控制、底盘控制、人机界面、仪表盘等具体应用,以实现整车全域智能。具备AI智能底盘、车云一体架构和群体智能的“Banyan 3.0.0”智能系统,结合自研智能底盘域控制器ICC、车云一体架构,让智能底盘具备持续成长性。
“4D全域舒适领航”是什么?
作为升级的重点,“4D舒适领航”打通了智能底盘域、智能座舱域与智能驾驶域。众包地图应用结合了云端路面信息数据和用户数据,实现AI智能学习进化,更聪明、更舒适的前馈主动调节悬架,应对包括连续坑洼、大小起伏、桥接抛跳等颠簸路况,实现预测控制,带来车辆4D(车辆横、竖、纵三轴以及时间)维度的舒适体验。
“4D全域舒适领航”涵盖驾驶体验、娱乐、NOMI、主动安全、基础用体验五大功能域,超过50项功能新增及优化。
智能底盘拥有灵魂,“4D全域舒适领航”离不开AI
蔚来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感知,识别道路事件,让车可以认知并记忆横、纵、垂以及时间维度的四维信息。云端训练所有车主共享的群体智能,让每一辆车都可以获得舒适性和安全性的收益。这需要具备超感系统、中央计算、端云一体和群体智能的全栈自研能力才能实现。
“4D全域舒适领航”核心技术特征是深度自研能力,跨域融合打通了智能底盘域、智能驾驶域(算力提供)和智能座舱域。通过动力学传感器+感知传感器,生成车辆4D信息。利用车身众多动力学传感器,如悬架高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轮速传感器等,衍生出俯仰滚转角度、横向和纵向速度等信号(车辆XYZ轴信息)。再结合车身外部摄像头、激光雷达等感知传感器,在算法端通过融合路面数据和定位信息,来预测和估算道路颠簸情况,即时间信息。所谓4D,就是囊括了车辆物理特性里的横、竖、纵三轴(XYZ)以及时间维度信息。
蔚来AI智能底盘领先的优势是:打通超感系统、车身感知传感器、底盘域传感器以及执行器,实现完全可控、数据闭环和持续进化。以部分智能底盘作为参考:
电动车大家都会提到,在2024年9月特斯拉在美国公开了一项名为“车辆悬架控制系统”的专利。该项专利基于悬架传感器获取的路面信息上传至云端,以GPS位置信息构建路面粗糙度图层,并下放给装备智能空气悬架系统(空簧+CDC悬架)的X车型。华为图灵则推出了途灵平台,AI算法具备全维感知系统,“软硬”件兼施。其智能车辆状态感知、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以及智能车身协同控制系统能配合进行车身协同控制,自动调节悬架,精准控制车身姿态。理想的L系列部分车型和MEGA搭载了魔毯空气悬架Max,其硬件部分包括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