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AIGC艺术家土豆人:创意人如何吃到AI这波红利?

AI百科1个月前发布 快创云
28 0

  随着IDC的预测,到202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总体规模将接近400亿美元,不论是软件还是服务市场,都将迎来快速增长。AI的应用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例如,麦当劳的「麦麦博物馆系列」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AI创意生产,将经典产品与古老文物相结合,掀起了一阵“麦门”狂潮。

  该作品在小红书发布后,获得了近100万的浏览量,并成功获得品牌授权,实现全网爆火。其背后的实践者是数字艺术家&策展人土豆人tudou_man。他利用MJ(Mid-journey)与SD(stable-diffusion)等工具,将天马行空的创意想法转化为令人惊喜的作品,并与多个大品牌完成合作。

  如今,越来越多的创意人通过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完成多元化的内容创作。AI工具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为创意人提供了不同的创作思路。然而,创意人应如何正确看待AI这一工具?技术与创意应如何巧妙结合?AI的版权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近期,今日广告创始人唐超与土豆人tudou_man进行了一场对话,探讨了关于AI创作的诸多话题。

土豆人tudou_man

价值崩塌到作品出圈

  AI的进步对于行业人士来说无疑带来了冲击。快速的反应和高效的匹配使得AI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许多原本需要团队才能完成的工作。然而,当你真正了解AI后,会发现其存在并不独立。作为使用者,人类的训练能力与创意构思依然具有无穷的价值。这促使我对AI有了新的反思。

  初次接触AI是在2022年年底,当时因为疫情关系大家处于封闭状态。我在朋友圈陆续看到一些导演、美术指导发布的AI作品,感到新奇。其生成速度特别快且质感不错。我开始了解Midjourney这一工具,正好处于Midjourney v3升级到v4的阶段,这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我借助AI做的第一张图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做的图,而是复制了一段别人写的代码,从聊天框里发出去生成的图与别人的有70%相像。当时我有两个感受:一是以后版权问题会变得模糊;二是创作内容的过程会变得过于快,这个“过于快”会带来很多次生灾害,尤其在广告行业里,价值很容易一夜崩塌。我对AI最初的感受其实就是害怕。

  客户真正买单的第一件作品是为AMIRI制作的概念店。当时品牌在上海新开旗舰店但知名度较低。我借助品牌23年春季秀场的一些主题元素和中国文化相结合提出了黄浦江上灯笼秀场的想法。当时品牌的诉求很简单希望将上海元素与品牌结合。但由于去年的AI技术不成熟能看到一些画面有变形的问题。虽然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大家一接触到就接纳了它。接下来合作是和UGG这一次才算真正意义上的首次对外宣发合作品牌和我在小红书上有了正式的订单和合作。我创作了四张海报以UGG推出的一款泡棉拖鞋为原型提炼产品颜色、材质以及元素细节进行创作。最后品牌方非常喜欢在Instagram和全球官网上架了这个创作还把它改成病毒式传播视频在官网播放。也是从这次开始后面我所有的官方正式合作品牌都会大大方方地把作者标注出来。

与奢侈品牌和潮流品牌的合作

  目前与我合作过的客户中奢侈品牌和潮流品牌对AI的接受度较高。我选择这个赛道的原因是这些品牌非常感兴趣其受众也更能接纳AI技术以及全新的艺术表达形式。我现主攻两个赛道分别是艺术和科技。在创作和探索的过程中没有可类比、可参考的内容。目前我正边摸索边与商业化落地内容进行结合最巧妙的结合点其实是艺术创作。相较于其他品牌美妆和奢侈品牌更有这方面的需求一些美的内容形式的、概念的内容正是他们现在营销环境所需要的。我的作品中概念店、快闪店常常会和一些著名建筑或景观结合起来其中的灵感来源于全球性的、有时代共鸣的品牌符号结合东方文化元素这种冲突感容易在互联网上引起讨论和传播。我做了许多原创的概念性探索试图用自己的想法重塑品牌的东方意象。目前合作的品牌包括LOEWE、BOTTEGA VENETA、DIOR、Nike等。在早期创作时我做了许多构想如在武汉大学里有一个耐克-樱花的篮球公园等这些概念容易与人在情绪上产生共鸣这也是去年我们能很快和一些品牌联系的原因。随着创作的深入我有更清晰的目标可以通过AI创作更多想要的内容比如地标系列其中“戴围巾武康大楼”这个IP受到了很多品牌的关注。在创作上它跟以往最大的不同是我把真实的地标和AI的内容创作结合在一起进行巨物化演绎这非常有难度现在很多玩家和设计师很难还原这个场景这也是在一步步拔高创作门槛的过程。一年前许多这样的作品我也无法还原场景、建筑都是通过模型演算而来但一年后的技术就可以达到现在一件作品背后可能涉及3D+AI后期+AI实拍+AI多种技术的串联组成大家见到的画面。目前我核心的设计理念是乌托邦式梦核我喜欢超现实的内容表达希望在写实内容中融入非现实的表现力在此基础上我也喜欢添加全球化的元素与中国的东方元素结合完成文化碰撞。我的一些满意作品包括麦当劳的“麦麦博物馆系列”因为整个创作很轻松效果也好每个阶段满意的点不一样因为每个阶段要解决的问题不一样这一系列的共同点是你能找到技术上或视觉上的表达性突破时这个东西对我来说就很满意了。随着创作的深入我开始逐渐重塑对创作的信心与此同时其他创作者也纷纷涌入赛道一股涌动的创意热情正在行业内蔓延当AI开始野蛮生长它的价值又该如何界定?目前这个赛道的创作者多吗?有哪些优势?土豆人tudou_man:去年跟我同期的可能有八、九十个创作者但很多人都坚持不下去最大的问题都卡到内容变现这一块但是现在又有一批创作者开始进行创作这也跟现在市场上品牌开始接纳AIGC的内容有关市场开始愿意为它付费目前大家都处在一个野蛮生长的状态我更希望全身心的投入创作为AIGC作品注入艺术创作者的价值也非常感谢各大头部品牌的艺术联名邀约与品牌一起为AIGC艺术证言创作一条AI生成式短片我在算力设备、技术软件、AI模型、知识产权、音乐制作等模块中投入了很多精力与成本很多AI的创作者并不是广告媒体行业出身甚至不是从事美术或艺术相关工作的他们对于数字艺术与商业的关系缺乏具象的价值感知甚至很多工具使用者都还在无意识状态下的创作数字作品的价值被快速消磨与稀释这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不健康的现在我会定期做一些行业分享让大家知道我们的创作原来可以有这样的一个价值才能促使大家有动力做下去为什么选择小红书作为主要的分享平台?土豆人tudou_man:主要和人群定位有关系因为小红书主要的一些用户、受众来自一二线城市尤其以上海、北京为主国内头部的公司基本都聚集在一二线城市所以小红书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辐射渠道各大平台现在对AIGC内容的包容度怎么样?土豆人tudou_man:现在各大平台的接受度都是阶段性的。小红书在去年初期因为这个新兴内容的爆发迎来了流量红利但由于还没有成熟的商业形态各大品牌不知道如何利用它当时那波流量只是进行了粉丝的累积到了去年下半年我们发现有一个明显的下滑背后的原因除了平台也包括国家都对它开始进行了一些管控整体流量下降随着今年过完年Sora的出现引起了品牌的广泛重视同时现在AI视频已经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赛道慢慢开始出现了一些明确的打法从今年开始小红书官方也开始扶持这个内容版块他们把同步的创作者汇聚到一起进行一定的流量扶持对巨熊软糖这个形象进行了连续性的创作未来打算做成IP吗?土豆人tudou_man:确实想把它做成一个IP我觉得这里面也有广告人的想法在作祟我一直想把自己定位成IP把我的工作室变成一个IP把我创作的内容变成一个IP化就必须有标志性的内容产生我希望自己能像丹尼尔、村上隆一样能有一些标志性的代表作品出现但是目前AI时代有一个很大问题是不稳定性所以我也在慢慢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去攻克这个问题每个艺术家都希望能办一场自己的个展有策划展览计划这方面的想法吗?土豆人tudou_man:有做广告的时候就想办广告展我自己现在也会去看一些展览包括市面上有一些所谓的AI艺术展这种展览很难看因为很多东西带来的是视觉冲击冲击完了就没了没有深度所以我的每件作品都很花心思去打磨我觉得还需要一些时间去做沉淀包括我做的一些事情是如何将平面的东西开发成视频将视频的内容引入装置它是一层一层铺垫下去的当我最终达到了一定的作品体量我才会去筹办展览做有美感、有创意的AI作品人们对于AI的认知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间从过去的接触到如今广泛的应用不同的认知带来了不同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该如何看待AIGC的价值?AIGC作品的版权问题又如何解决?您认为好的AIGC作品应该是什么样的?土豆人tudou_man:第一美感是准线它至少需要是好看的现在好的AI工具做出来的内容都不差在色彩构图上一些基础的美感已经解决了那就进入了第二个维度是它是否具有创意尤其是我们做广告出身的看到有创意、有想法的内容你才愿意去了解这个画面真正的内核第二是否值得思考这里面的故事内核是什么说实话我们自己就是卖创意卖故事的。有价值的是故事而不是几个颜色拼在一起的画面作为较早入局AIGC圈的创作者您看到AI绘图在商业上的可能性还有哪些?土豆人tudou_man:这也是我们比较关注的我也把我的商业玩法跟大家很坦诚地交代了。我切入的只是很小的一个细分领域基本上都在我所从事的广告行业中能够感觉到从行业中抽离出来后我看到来自各行各业的人都在使用AI AI 最大的亮点就是降本增效不管是企业也好使用者也好大家使用它的主要原因就是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单位时间里的生产效率这时候机会在哪里?机会在于它能替代什么?如果今天AI只是做一些很廉价的事例如生产一万张壁纸但是90%的人都在做价值消耗的事情我做的是价值增值我创作的内容只会越来越贵而且这个价值会随着合作的品牌、合作内容的体量一直往上攀升我从一开始就在和低价值体系唱反调希望和大家不太一样因为如果我从一开始把定价提到一定水平或者没有对它们建立一个体系我现在是活不下来的我是当下AI技术的受益者和使用者我只是切了AI赛道中很小很小的一个支流叫AIGC去年的四月份开始制片公司也卷起来了现在拍片脚本越做越准确大家越做越好再回过头来你觉得现在广告公司要怎么去利用AI工具?土豆人tudou_man:还是回到刚才的问题就是价值消磨效率高了只会越来越便宜因此现在很急的需求我并不会接工作室的预约周期基本都是一个月试验性、探索性的作品确实需要时间去打磨一旦这个技术普及了不是只有广告公司会甲方也会现在一些甲方都集体培训当他们做得比广告公司更好的时候请问广告公司在里面的角色是什么?没有角色这也是我当时急于从广告公司跳出来的一个很大的原因AIGC作品的版权问题比较复杂您是如何解决的?土豆人tudou_man:这是一个职业素养的问题在我最开始做商业合作的时候这是我第一步要解决的问题现在从源头开始所有的人都是用正版账号很多的模型除了开源模型以外我们会专门找国内比较好的模型开发团队帮我们训练模型比如雅诗兰黛口红这条视频里面有一秒钟的时间产品会晃一下就那一下我们专门开发了一个模型这就是技术门槛同时关于版权这方面律师给我的建议是AI直接生成的东西在中国以及海外都不受法律保护的因此我们需要对AI直接生成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后期修改这也是为什么我的所有作品里后期的部分要占到30%~40%并且后期软件用的也是正版的PS这些技术水印都已经在这些图或视频里面最后由我授权品牌使用我的作品这个时候我们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版权链这就是为什么普通的创作者很难打通这些环节大众层面许多人对AIGC作品带有强烈的抵触感您认为有哪些原因?土豆人tudou_man:大众的情绪在这一年来其实有很多的变化从去年年初的新奇未知到年中小红书上有几波大面积的攻击比如AI盗图抢走饭碗由于AI的一些工作原理就是把很多的数据进行学习难免会发生AI在集中学习某个人、某个内容时生成类似的内容所以我自己在创作内容的时候基本不会去创作一些绘画类型的作品我做大量的后期都是为了让它更符合我自己的创作语言和创作风格为我的作品赋予灵魂让它看起来独一无二的但网上很多初学者他们没有经过审美方面的专业训练他们在使用AI的时候往往是AI给什么他就拿到什么这也是为什么我创作的内容成本相对较高是因为我要尽可能在我的创作内容里面去规避掉修正这些瑕疵这些环节给我带来了极高的创作成本一些粗制滥造的内容的出现不等于AI不好而是用的人的问题以及审核他的人不具备专业水平我认为大家对AI的接受度是高的如果作品是好看的、有原创性的还是会受到认可有美感有创意这是关键点结语透过与土豆人tudou_man这次的对话让我们对行业发展、AI价值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企业角度来看重视AI所发挥的真正价值拒绝价值消耗行业甚至企业生态都急需维护而作为AI的创作者或从业者提升版权意识提高创作的质量与美感也成为基本素养长此以往AI的圈子才能获得良性发展。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