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来得太快!摄影师们还没反应过来,就……

AI百科5天前发布 快创云
6 0

  春节期间,一场由Deepseek引领的AI风暴席卷而来,人与AI的种种话题瞬间成为热议焦点。近期,我沉浸在AI的学习探索中,既感受到惊喜,也遭遇过惊吓,仿佛这个世界正在悄然蜕变。那么,AI究竟有何独特优势,能媲美甚至超越摄影师呢?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感悟与体验。

  无需怀疑,AI的成像效果已逼近甚至超越相机。如果你仍觉得AI与拍摄的照片存在差距,那可能是你尚未深入了解AI的潜力。从我的亲身体验来看,AI的成像效果足以以假乱真,达到令人惊叹的真实度。下面这组照片,你能分辨出哪些是AI创作,哪些是由相机拍摄的吗?这只是我的初步尝试,若加以雕琢,完全能呈现超越真实的效果。

  上周,我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组图片供大家鉴别,参与人数超过200人,但仅有少数几人猜中正确答案。其实,真与假的界限已变得模糊,因为AI能完全模拟真实场景与相机效果。例如,相机的景深虚化、光影质感等变化,AI都能轻松实现。若不满意,还可持续优化,直至你完全满意。

  当然,AI也偶有“翻车”时刻,如上面那张照片就存在明显瑕疵。这可能与场景描述不够精确有关。但我相信,随着AI的不断迭代升级,这些小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

  AI的逼真度令人惊叹,而摄影则追求超越真实的艺术效果。从艺术角度来看,摄影师正努力去除“真实感”,在真实与虚幻之间寻求平衡。这一直是摄影师追求的目标。换句话说,AI在变得越来越真实的同时,摄影却越来越倾向于虚幻创作。

  那么,哪些摄影师可能面临被取代的风险呢?以下是几个可能的类别:

  1. 淘宝摄影师(包括模特):如今,只需拍摄一件背景干净的产品,AI即可帮你实现模特的上身效果、各种造型以及动画演示。因此,这类工作对AI来说是最简单且最易实现的。
  2. 产品摄影师:这类工作正逐渐被AI取代。产品摄影与淘宝摄影类似,只需将产品融入各种场景中即可完成。而现在的场景选择既可以是现成的模板,也可以是自由发挥的创意。AI能帮你自动完成这些操作,甚至实现重塑和动画视频的广告效果。
  3. 肖像摄影师:这类工作同样危机四伏。只需一张原始照片(最好是背景干净、人物面部清晰的),在AI软件中就能实现你想要的各种场景和效果。不满意时,还可以随时调整你的设想和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所有AI创作的照片并非简单的换场景操作。画面中所有元素都是AI重新计算并重塑的影像,包括光影、色彩等细节都处理得相当出色。如果你觉得画面过于生硬或虚假,那可能是你对摄影的理解和画面描述不够到位。如果你知道如何避免AI的缺陷,就能实现你想要的效果。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以技术为生存的行业都有可能被取代(因为能产生价值),且这一速度可能会非常迅速。

  那么,在AI时代,摄影师的优势又何在呢?这也是最近朋友们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现在既然AI如此强大,是否还需要相机和摄影技能呢?

  从理论上讲,未来AI可能会取代许多摄影师的工作岗位。但商业摄影师可能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或转向新的发展方向——回归摄影的初心:“记录生活、陶冶情趣”的爱好而已。至于商业摄影师的未来去向和学习摄影的必要性这两个问题:

  1. 对于第一个问题(商业摄影师的未来去向),我暂时无法给出明确答案但未来的商业摄影师必须善于利用AI技术否则被挤压和淘汰的现实将越来越明显且速度会加快;
  2. 对于第二个问题(是否有必要学习摄影),我认为答案是非常肯定的尤其是在AI时代。因为AI只是一个工具而审美能力的提升才是关键在掌握技术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念是创作的关键所在;在AI时代如何提问成为了一个关键技能拥有提问和想象的能力是掌握AI的制胜法宝之一;技术性的东西可以交给AI而审美能力则无法替代这也是学习摄影的核心所在——提升审美能力并满足审美需求;最后我想说我们应该欣喜地迎接AI的到来因为它让我们能够更轻松地实现曾经无法完成的画面;在此我想用我问Deepseek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次思考:“AI并非替代摄影师而是创造新的创作语法体系当技术处理交给算法后摄影师得以回归观察本质在概念构思、情感表达、哲学思考层面实现真正蜕变人机协同将摄影推向量子跃迁式发展从记录现实迈向创造新现实的维度。”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