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AI课程教学大纲
(College English I)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01
学 分:4
学 时:65(其中:讲授学65,实验学时0)
先修课程:高中英语
适用专业: 非英语本科专业
教 材:1、《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3版),郑树棠等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5
课程归口:外国语学院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必修
课程简介:大学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提升和拓展,主要目的是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观测点的支撑
序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观测点
毕业要求
1
课程目标1:掌握英语这一交流工具,具备在跨文化背景下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掌握好通用英语的基础上,能够阅读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
指标点10-2: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基本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并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
毕业要求10:具有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
课程目标2: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拥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指标点12-2:能正确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具有终身学习意识。
毕业要求12: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
教学内容
思政元素
预期学习成果
教学学时
教学方式
支撑课程目标
1
阅读
重点难点:语言点;阅读策略
融入课堂讨论与交流
能基本读懂英语国家大众性报刊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阅读速度为每分钟7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20词。能就阅读材料进行略读或寻读。能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
20
启发式、讨论式;讲解
目标1
目标2
2
写作、翻译
重点难点:词汇和句型运用;写作、翻译策略与方法
写作、翻译主题体现思政元素
写:能就一般性的主题基本表达个人观点,能写所学专业论文的英文摘要,能撰写所学专业的英语小论文。能描述各种图表,能在半小时内写出160词的短文,内容完整,条理清楚,文理通顺。
译: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英语国家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科普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5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300个汉字。译文基本通顺、达意,无重大理解和语言错误。
15
练习、讲解
目标1
目标2
3
听力
重点难点:听力技能
听力话题涉及思政元素
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和讲座,能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长的英语广播或电视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5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相关细节。能基本听懂外国专家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
15
练习、讲解
目标1
目标2
4
口语
重点难点:互动
融入课堂讨论与交流
能够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较好地掌握会话策略,能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基本陈述事实、事件、理由等,表达思想清楚,、语调基本正确。
10
互动式、参与式
目标1
目标2
5
网络平台自主学习
重点难点:阅读、听力
讨论主题体现思政元素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具有终身学习意识。
5
自主学习
目标1
目标2
四、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包括平时表现及作业考核、期末考试等,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具体内容和比例如表所示。其中,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自主学习)。
课程考核支撑课程目标情况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考核环节及占比(%)
目标占比(%)
课堂表现
作业
自主学习
考试
课程目标1:掌握英语这一交流工具,具备在跨文化背景下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掌握好通用英语的基础上,能够阅读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
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和讲座,能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长的英语广播或电视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50词左右。能基本读懂英语国家大众性报刊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阅读速度为每分钟7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