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大数据与“国家的计算”
一、如何将病毒可视化
地图数据的产业链包括收集、处理、分析、应用四个环节。在疫情期间,国内外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韩国的Coronamap Live互动地图,展示了冠状病毒患者及其行程信息,通过不同颜色标记风险等级,帮助公众了解疫情动态。
百度地图在政府层面提供了迁徙大数据平台和实时路况平台,帮助决策机构分析城市出行状况,实施防控措施。同时,百度地图还推出了“肺炎疫情期出行管控消息速报”、“复工返程攻略”等功能,为公众提供日常生活指导。
二、地图大数据的公共价值
百度地图所展现的潜力,与2016年提出的设想不谋而合。当时,我就指出百度地图作为百度底层数据的重要支柱,与人工智能结合,共同串联了百度从基础到未来的各方面重要布局。如今,地图大数据已经实现了当年所期待的许多画面。
从ToG层面看,政府需要地图大数据作为重大公共事务决策的参考。地图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的关系紧密,可以提供城市规划的决策支撑,减少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干预。在疫情期间,百度地图提供了迁徙大数据平台和实时路况平台,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ToB层面看,企业需要地图大数据为自家业务提供技术支撑。例如,百度地图大数据为京东提供了“地址解析聚合”、“区划管理平台”等能力,提升了订单处理和派送效率。同时,地图大数据还能帮助企业推导出最适合自身选址的区域。
从ToC层面看,公众也需要地图大数据作为生活指引。无论是日常交通、生活查询还是本地生活服务,都离不开地图的支撑。疫情期间,用户可以通过百度地图查询疫情小区地图和附近的医院机构信息。
三、社会民生将是未来
过去的地图是一张薄薄的平面纸张,而现在,地图的信息量愈加丰富。地图产品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工具产品,而是承载了更多期待的平台。地图的价值已经从实用意义升级到了社会价值乃至民生价值。
在未来,随着地图大数据能力的提升,它对社会民生的价值将体现在更多层面。例如,在政府层面,可以建立数据决策、数据管理、数据评估的管理机制;在民生层面,可以推进医疗卫生、交通出行、家庭生活等业务的网络化和自动化。这都需要更多研究机构和企业乃至政府共同形成配合,从大数据中获得更多民众、企业等诉求性的数据,并展开数据研究和分析,形成针对社会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
百度地图大数据的应用和实践正是这种社会协作的一种开拓尝试。它展现了决策机构、企业、机构、公众之间稳定的参与关系,是地图大数据发挥最大价值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