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底,当拼多多的市值短暂超越了阿里巴巴时,市场内外都未曾预料到,阿里巴巴会在2025年初实现一场惊人的市场反击。自去年开始,阿里巴巴剥离了新零售等非核心资产,将战略重点转向AI和电商领域,这一系列举措为资本市场带来了新的希望。从今年年初至今,阿里的股价涨幅超过40%,市值逼近3000亿美元,远超拼多多的1700多亿美元。而这场反击的催化剂之一,便是与苹果的AI合作。
2月13日上午10点,苹果官网首页悄然更新,原本占据C位的Vision Pro广告被替换为一行中文标语:“更懂你的iPhone即将到来”。两小时后,阿里巴巴官方微博发布了通义千问与Apple Intelligence的联名LOGO,这场筹备近两年的“科技联姻”终于公开宣布:阿里巴巴将为中国版iPhone开发人工智能功能,通义千问的代码将深度植入iOS系统。
这一合作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强烈反应,阿里巴巴港股盘中涨幅一度突破9%,创下2023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市值重回2.2万亿港币高位;苹果股价也应声上涨近2%,市值单日增长逾400亿美元。这场资本市场的热烈反应,实际上折射出一场关于AI话语权的全球博弈。
对于苹果而言,这次合作是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AI合作伙伴以提振销量的关键一步。近年来,苹果面临“卖不动”的困境,iphone16被吐槽仅更换摄像头就当新品推出,服务收入在中国市场也表现不佳。在经历连续两年的收入下降后,苹果2024年四季度财报再次显示其在中国销量暴跌11%,而华为则逆势增长48%。库克在财报会上直言,“中国市场的AI功能缺失是重要原因”。
自Apple Intelligence全球发布会后,中文版功能因数据合规问题迟迟无法上线。尽管国内苹果用户尚未体验到苹果的AI能力,但“AI手机”已成为各品牌在高端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然而,当三星手机能用AI一键导航路边餐馆时,苹果Siri却连美团优惠券都查不到。更尴尬的是,苹果引以为傲的“设备端AI”遭遇算力危机,A18芯片的16TOPS算力在运行中文大模型时频频触发温度墙降频。此外,数据合规也是库克必须接受的中国规则。
阿里巴巴之所以成为苹果的合作对象,关键在于其实力。阿里开发的“通义千问”在AI大模型中表现出色,在全球最大AI开源社区Huggingface的最新开源大模型榜单中,前十名的开源大模型大多是基于阿里通义千问进行二次训练而成。此外,阿里云的B端服务经验丰富,也能在数据安全和政策合规上给予苹果全面支持。在C端市场,淘宝天猫的消费记录、支付宝的支付习惯构成训练AI的黄金矿脉。当8.9亿人的数据被打磨成AI燃料时,iPhone或将进化成“比你更懂你”的数字分身。
阿里在AI开发上“烧钱”不断,但在浙江杭州的阿里云数据中心,工程师正在调试全球首款“液冷AI芯片”。这款代号“无影”的芯片将推理能效比提升至每瓦350TOPS,把单次AI服务成本压到2分钱——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1/3。凭借自研芯片和算力调度技术以及“赔本赚生态”的策略,阿里让苹果在服务上亿用户时再无后顾之忧。
随着马云春风得意现身阿里园区,阿里的AI帝国也浮出水面。在技术方面通义千问2.5-Max模型性能超越GPT-4o;在实际应用上由于阿里的AI技术能直接与自身生态联动菜鸟仓库AI分拣<a href="https://www.ecreat.cn/tag/%e6%95%88%e7%8e%87%e6%8f%90%e5%8d%87″ target=”_blank”>效率提升40%,银泰“AI逛街助手”试水成功达摩院600项专利蓄势待发这些成果都表明阿里的AI早已渗透进商业毛细血管。
中国云厂商的算力军备竞赛正逐渐白热化。腾讯云总裁邱跃鹏曾表示已为国际客户定制符合中国监管的AI方案;字节跳动正通过绑定垂直领域AI公司扩大云服务差异化优势;华为云也推出昇腾AI算力集群喊出“不做生态附庸”的口号。
这次合作最深远的意义或许在于改写了技术殖民的旧剧本正如《经济学人》评论:“硅谷制定规则的时代正在被中国人的代码解构。”库克或许没想到这场“以市场换技术”的游戏攻守之势正在逆转当硅谷还在讨论如何监管AI时中国人已经用它重新发明了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