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科技浪潮下,人工智能(AI)正成为驱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其中,AI换脸技术凭借深度合成能力,能精准地将人脸照片嵌入动态视频中,实现表情与动作的惊人逼真度。然而,这一技术的滥用却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近期,杭州一起涉及AI换脸技术的案件引发广泛关注。据悉,杭州虞某擅自运用此技术,非法制作并传播大量包含淫秽内容的视频,涉及多位公众人物,甚至提供个性化换脸服务。警方迅速介入调查,于2022年8月将虞某抓获,案件随后移送至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
据透露,虞某自学并掌握了某款AI换脸软件,随后以此牟利。自2020年起,他虽曾尝试通过推广软件获利,但反响平平。受他人启发,虞某开始在社交群组中发布淫秽信息以吸引关注,进而利用换脸软件制作淫秽视频,并在互联网群组中传播以获取流量。
虞某创建了两个群组:浏览群用于传播AI换脸的淫秽视频以吸引观众,而私人定制群则面向有需求的客户,收取198元至398元不等的入群费。此外,他还提供人脸视频定制服务,根据视频难度收费。据检察机关调查,虞某通过传播换脸淫秽视频吸粉,并通过出售AI换脸软件和提供私人定制服务在半年内获利数万元。
受害者包括知名公众人物和普通人。据检察官助理陈禹尧介绍,视频换脸效果的价格由制作者自行设定,初级、中级、高级教程在最终效果上存在差异。若用户发现初级教程和素材无法满足期望,可能会选择付费购买更高级的视频和教程。
检察机关透露,虞某的客户要求定制换脸的对象涵盖知名公众人物和普通人,甚至有人希望制作自己女生的换脸视频。尽管这些请求涉及未经许可侵犯他人敏感信息的违法行为,但虞某并未拒绝。
该案于2023年7月在杭州互联网法院进行审理并判决成为我国首例关于“AI换脸”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公益诉讼案。庭审中检察机关展示了完整的证据链包括公安机关的讯问、询问、勘验、检查笔录和鉴定意见以及大量电子数据等。
杭州互联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虞某的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个人信息并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判决其删除非法信息、公开道歉并赔偿60000元用于个人信息保护和人脸技术治理。此案强调了新技术应服务于全人类公益并禁止为非法牟利侵犯他人权益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