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正规划新增集成电路产能,中信证券预测,这些新建设每年将带动国内设备采购需求约65亿元,对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构成利好。同时,海外限制预计将加速设备的国产替代进程。随着国内存储及逻辑客户持续扩大产能,以及设备国产替代趋势的推动,当前时点值得留意半导体设备板块。该机构预计,到2025年,国内晶圆厂的投资支出(CAPEX)有望保持稳健增长,伴随国产化率的提升,设备公司订单有望在2025年实现约30%的增长。
国泰君安研究指出,虽然中国与美国的AI模型差距在缩小,但在芯片制造领域仍存在差距,这是当前AI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中国大陆在7nm及以下先进制程产能与主要代工厂之间仍有数量级的差距。然而,随着产业链的成熟,供应能力有望逐步增强。半导体制造和封测环节的公司有望受益于广阔的国产市场需求。
华泰证券则强调,DeepSeek的创新正推动国产AI芯片的商业化加速,有望拉动国产先进制造需求。从中长期来看,DeepSeek通过显著降低大模型训练成本并加速AI应用的落地,将驱动国产AI芯片需求的持续增长,进而带动上游制造链的扩产需求。
在投资标的方面,半导体设备ETF(561980)紧密跟踪中证半导指数,该指数主要涵盖40只半导体设备、材料等上游产业链公司,前十大成份股占比约77%,指数集中度相对较高。在行业分布上,该指数更侧重于上游设备、材料等。“半导体材料与设备”占比近67%。
总体来看,该行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在当前外部限制、AI浪潮以及国产替代加速等多重催化下,半导体行业可能正处于新一轮周期的起点。
© 版权声明
本网站上的所有资源均来源于本网站,所有网址和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行为,请将相关证明发送至以下电子邮件地址: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