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股聚焦:AI+机器人 四大核心产业链机会(价值个股名单汇总)

AI百科5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47 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ChatGPT作为AIGC领域的顶尖模型,正加速推动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渗透,有望颠覆现有的生产力模式。2023年1月19日,工信部等17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在10个应用重点领域拓展机器人应用,并计划到2025年将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翻一番。在这一轮产业革命的推动下,机器人产业正逐步迈向AI时代,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全面爆发的重要驱动力。

  当前,机器人行业的长期发展受到三大驱动力的影响:一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二是人力成本上升迫使企业采用机器人替代的拉力;三是政策扶持的催化作用。从2024年开始,AI技术将助力“机器人+”时代的到来,机器人产业链有望迎来繁荣发展期。本文将重点梳理工业机器人及其核心环节,并介绍相关上市公司的情况。

产业链分析

  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的上游包括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机等零部件;中游为整机制造行业;下游则是系统集成环节,主要涉及自动化设备生产商,涵盖焊接、机械加工、装配、搬运、分拣、喷涂等生产领域。其中,伺服系统、减速器和控制器是机器人整机产品成本的三大核心零部件,合计占机器人整机成本的70%左右。

核心零部件分析

减速器:作为工业机器人价值占比最高的核心零部件,减速器占整机成本的36%。它利用多个齿轮的啮合来改变转速和扭矩,实现精密控制。与通用减速器相比,机器人用减速器要求传动链短、体积小、功率大、质量轻且易于控制。目前,国产谐波减速器已涌现出如绿的谐波、来福等优质厂商,而RV减速器则具有较高的技术和投资门槛,国内厂商如双环传动、中大力德等正在加快国产化进程。

伺服系统:作为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动力来源,伺服系统由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和反馈装置组成。当前,国产品牌已打破外资品牌垄断格局,处于成长阶段,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控制器:作为工业机器人的大脑,控制器对机器人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国内知名的工业机器人生厂商均自主研发了控制系统,包括新松机器人、埃斯顿等。同时,也诞生了一批专业的控制系统服务商。

工业机器人本体分析

  机器人本体包括机座和执行机构,如手臂和腕部等。按照结构形式,本体可以分为直角坐标、球坐标等类型。目前,“四大家族”在全球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但国内企业如埃斯顿、汇川技术等正努力追赶并有望成为替代“四大家族”的国产机器人品牌。

  综上所述,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政策支持的加强,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投资者应关注相关产业链上的优质企业以获取投资机会。但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