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眼镜零售业的领军者,博士眼镜近年来面临业绩增长的压力。根据半年报数据,公司上半年营收仅微增0.34%,而净利润则大幅减少21.31%;一季度营收更是下滑4.47%,净利润减少超过三成。尽管布局AI眼镜领域能否帮助公司扭转颓势尚未有定论,但AI眼镜概念的兴起却使得博士眼镜的股价经历了一波大幅波动。自8月中旬以来,公司股价先是大涨,一度单日涨幅达19.9%,股价最高触及37.81元/股,但随后又出现波动下跌,至9月13日收盘时跌至22.9元/股。
对于AI眼镜领域的前景,博士眼镜证券事务代表办公室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公司看好这一赛道的发展潜力,但目前仍在试水和探索阶段,相关业务占比很小,对公司业绩的具体影响尚无法预估。
电子行业分析师樊志远指出,包括Meta、苹果等在内的众多公司正纷纷涌入AI眼镜赛道。根据数据机构Statista的数据,2023年全球眼镜出货量已达到10亿副。作为最便携的可穿戴设备之一,眼镜在加入AI技术后,未来行业销量有望突破千万级大关。然而,行业也面临着销量可能不及预期和竞争加剧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博士眼镜已经开始在智能眼镜领域进行布局。半年报显示,公司已与雷鸟创新等四家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博士眼镜与雷鸟创新共同出资设立了合资公司,注册资本达15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将致力于研发拍摄眼镜、音频+AI眼镜等第一代产品,并通过授权收费形式获得收入。博士眼镜将负责线下渠道销售和推广,并参与产品研发设计。
天眼查信息显示,雷鸟博士智能眼镜(深圳)有限公司已完成相关工商注册流程。实际上,博士眼镜在智能眼镜领域的布局早有迹象。2022年,公司与雷鸟创新成立了联合实验室;2023年,博士眼镜又参与了雷鸟创新的首轮融资。目前,博士眼镜已与星纪魅族、李未可、雷鸟创新、ROKID等智能眼镜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
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智能眼镜企业选择与博士眼镜这类眼镜零售商合作,主要是出于专业视光与验配能力、广泛的销售渠道以及技术与市场深度融合等多方面的考虑。对于智能眼镜企业而言,通过与博士眼镜合作可以迅速触达更多潜在用户并加速市场扩张;而对于博士眼镜来说,则是寻求新的增长点以应对业绩压力。
尽管博士眼镜在智能眼镜领域的布局已初具规模但短期内对公司业绩的直接影响仍然有限。根据公司财报数据可以看出这主要是由于高毛利率低净利率的困境所致。例如上半年博士眼镜的毛利率高达58.09%但净利率仅为8.66%。期间公司总营收为6.01亿元而销售费用就达到了2.39亿元管理费用也达到了0.42亿元。
对于利润率下滑的原因博士眼镜在投资者调研活动中回应称主要是由于公司稳健扩张和优秀人才引进导致销售费用同比提升影响了利润率指标;同时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今年眼镜零售行业景气度下滑公司整体承压前行。
尽管拓展智能眼镜业务可能会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但目前AI眼镜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用户对其功能和优势可能了解不足因此加强用户教育提升市场认知度是推动AI眼镜普及的重要一环。然而与此同时用户的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将是制造商需要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