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及岛国老师时,你的脑海中是否会浮现某种特定的背景音乐(BGM)?或许是那首经典的TokyoHot片头曲,又或是P站的标志性旋律?不过,今天我们不打算深入探讨这些话题,而是聚焦于一个更有趣且前沿的创意领域——AI作曲。
想象一下,如果让AI去识别老师们的照片,并自动为这些照片创作音乐,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以深田咏美老师的照片为例,只需短短1分钟,AI就能生成一段30秒的音频。这段音乐充满活力,节奏感强烈,还带有一丝幽默感,似乎AI也捕捉到了深田咏美老师照片中的那份大气与时尚。
别只停留在对AI作画的固有印象上,今年的确是AIGC(AI生成内容)的破圈“元年”。除了文本和作画,AI创作音乐也已成为可能,而且操作起来并不复杂。只需一段描述或一张图片,就能生成不同风格的BGM。
为了更全面地评估AI作曲的效果,我尝试了多个场景。首先,利用文字描述来生成音乐。在AI社区Hugging Face的Text-to-Music项目中,我输入了“狗,温柔,美好”这样的关键词(英文输入为“Dog, gentle, beautiful”),很快就获得了一段30秒的温柔小曲。项目下方还标注了AI对这段音乐的认知标签:钢琴、摇篮曲、管弦乐。
接着,我尝试了另一种方式:利用图片来生成音乐。在Img-to-Music项目中,我上传了三上老师的写真照片,得到的音频同样充满了一种正式而温柔的感觉。为了探索更多可能性,我还尝试了深海鲨鱼和深海美人鱼的图片。前者带来了强烈的深海压迫感,而后者则充满了探索的意味。
最有趣的是,当我使用一张包含风声白噪音的图片时,AI为我生成了一段独特的曲子。这不禁让我思考:如果让AI先作图再配曲,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我找到了一个能够实现Text-2-Img-2-Music-Video的项目。只需输入图片的描述词和选择风格,就能生成一段带有配乐的视频。我尝试了赛博朋克版的蒙娜丽莎,效果令人惊艳。
当然,AI作曲也存在随机性和识别不准确的问题。但正是这些挑战推动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如果你对AI作曲感兴趣,不妨尝试上述提到的项目。它们都是国外AI平台上的资源,无需翻墙即可使用。
推荐项目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