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算沉浸式的游戏体验?

AI百科1个月前发布 快创云
34 0

  从移动端游戏的兴起,到《黑神话:悟空》引领的PC游戏热潮,跨界影响再次证明了国产游戏在移动端之外的无限可能。近年来,众多原本局限于主机的3A级大作如《战神4》、《最终幻想7重生》纷纷转向PC平台,而《无限暖暖》等移动端游戏也跨越界限,进入PC领域。

  游戏主机的硬件和技术优势逐渐被PC取代,快节奏和社交属性吸引了大量尝鲜玩家,他们对游戏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最初的小屏幕、短平快转向大屏幕、深度剧情,游戏场所也从公共环境转移到客厅、书房,游戏逐渐被视为一项正经事,需要足够长且不间断的时间安排和深入体验。

  不仅是游戏领域,电影观影体验也从票价大战转向IMAX、杜比视界等技术升级。尽管电影票价提升,观众仍愿意购买更高昂的电影票,享受更好的视听体验。PC带来的沉浸式游戏体验也类似于电影院升级的效果,其技术的高速迭代远远甩开了其他游戏平台。

  高性能PC成为沉浸式游戏体验的重要聚集地,但什么是真正的沉浸式体验?高帧率并不等同于好体验,《黑神话:悟空》通过精确的数字扫描、建模将现实世界的名胜古迹融入游戏中,虚拟与现实的交错让玩家感受到了震撼。提升游戏世界中的沉浸感需要计算机算法和算力的支持,随着成熟的游戏引擎和硬件技术的发展,PC不再拥有性能瓶颈。

  同时,游戏画质的多种设置档位之间也拉开了差距。例如最低档位只有简单的光影效果,而影院级画质可以获得全景光线追踪、精细的场景建模。通过降低一定帧率,将计算资源用于游戏流畅度和画质提升,是当下玩家的主要选择。

  游戏体验升级的另一个特点是向AI进发。AI性能与GPU视觉计算一样变得重要且不可或缺。例如NVIDIA DLSS经过数个版本迭代,将光流加速器、Tensor Core等底层硬件用于提升游戏画质和帧率。同样,Intel Arc B580也首次将XeSS超级分辨率、XeSS-FG帧生成和XeLL低延迟融合到硬件底层和游戏中。

  AI的应用不仅限于提升游戏流畅度,通过AI可以让游戏中的人物对话更智能,融入本地小模型提升NPC对话效率。例如GameSkills给《无畏契约》研发的AI助手在游戏中承担指导教练的角色,培养玩家在训练中的关键意识和技巧。

  《黑神话:悟空》在这个时间点火爆并非偶然。随着大量新晋PC玩家涌入,游戏区分方式开始转向沉浸式/非沉浸式。《使命召唤》等FPS游戏的画质和光影效果也在逐年提升,大部分玩家不再愿意降低游戏分辨率来换取更高的帧率,可见沉浸感在不同类型的游戏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玩家们愿意为沉浸式游戏体验买单。根据GfK PC全国零售额数据表明,2024Q3游戏笔记本和游戏DIY PC销量相比2021Q1分别提升了11%和27%,其中大部分消费集中在7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价位段。玩家会选择强劲配置的CPU、GPU以及2K OLED显示器作为提升游戏沉浸感的基本配置。

  来年重要的3A级游戏大作也将蓄势待发,如《刺客信条:影》、《文明7》、《巫师4》、《GTA 6》等重量级游戏均不属于FPS阵营,但它们与《黑神话:悟空》相似的地方在于有着深厚的游戏文化沉淀、故事背景和海量细节等待玩家挖掘。这些游戏让人着迷的地方正是其提供沉浸式体验的关键所在。

  要合理配置高性价比的沉浸式游戏PC,堆高单一硬件不能解决问题。特别是想更多专注沉浸式游戏体验本身时,英特尔CPU搭配英伟达GPU仍然是当下最理想的选择。同时节省下来的经费还可以用于购买更好的环绕音箱或电竞耳机甚至升级电脑桌和电脑椅将游戏体验和沉浸拉满才是当下构建新DIY PC的版本答案。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