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所说的“AI电商”究竟长什么样?

AI百科3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49 0

  在2023年末,当拼多多的市值飙升,逼近阿里巴巴之际,阿里创始人马云在内网发表了一则罕见的回帖,为淘宝的未来描绘了一幅“AI电商时代”的蓝图,他指出这是一个既充满机遇又极具挑战的新时代。

  那么,究竟何为“AI电商”呢?

  在中国,AI在电商领域的应用并非新鲜事物,从“千人千面”的搜索推荐算法到拼多多的分布式人工智能体系,都是其实际应用的例证。然而,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兴起,电商行业的生产、运营、供应链、市场等各个环节乃至底层逻辑都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机会。

  目前,“AI电商”的应用方向主要包括:

  1.   营销工具:面向商家品牌端的AI营销工具,如生成图文、生成模特图、动态视频生成、视频智能剪辑以及直播AI数字人等,这些工具能够有效降低商家经营门槛,减少对实体工具和模特的依赖,实现降本增效。

  2.   管理工具:通过AI技术,更多的SaaS电商系统有望实现智能化运营和数据驱动决策,例如根据店铺消费者的特征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推荐系统、智能营销策略、价格监控、订单处理和库存管理,从而提升转化率与服务体验。

  3.   大语言模型:这也是各大厂商直接探索的方向。借助大模型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AI有望重塑客服形态,快速准确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节约更多劳动力。目前,阿里推出了“淘宝问问”等原生AI应用,而京东、快手和拼多多等也都在积极组建大模型团队,探索在电商客服和对话业务中的应用场景。海外大厂如亚马逊、微软、TikTok、Shopify和Lazada的AI探索更是如火如荼。

  跨境电商领域因其语言和文化门槛而成为AI技术的天然优势战场。阿里国际旗下的团队在这一领域“试水”最快,并已率先发布了商家侧的相关AI应用。例如,一位99年出生的外贸公司总经理黄凯,虽然不懂英语且没有跨境业务经验,但凭借对AI技术的熟练运用,成功将店铺生意做到了行业前三。传统的家具电商从设计到打样、测品、拍摄和修图至少需要一个月且成本高昂,但现在通过AI技术,他可以在两个小时内一键发布100款产品。

  黄凯的例子是AI电商应用的一个缩影,也是阿里探索AI电商的写照。随着新任CEO吴泳铭的掌舵和“通义千文”基石的确立,阿里正在全面押注AI技术。2023年9月,吴泳铭在上任后的第一封全员信中提到传统互联网模式已走向存量竞争而AI技术正成为商业发展的新动能。11月的财报电话会上他再次强调将符合用户需求和AI驱动变革趋势的业务作为第一优先级重点投入。据晚点报道近期淘宝天猫集团梳理完AI业务后将此前约20个队伍整合为4个分别负责C端消费者B端商家以及行业特色应用同时对内发布了淘天自己的大模型产品“图灵”。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AI团队目前已超过百人。

  阿里国际站行业及商家业务部负责人秦奋认为AI电商的重要性不亚于过去的搜索和门户网站。他提到从用户未来入口的理解来说AI电商可能不是通过搜索关键词与商品交互而是通过模型帮你找商品和服务。理想中的AI电商尚未到来但电商行业仍面临诸多痛点如消费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比较和选择商品。未来AI的目标可能是实现超高的人货匹配效率成为消费者的“超级私人助理”在最短时间内为你做出最优的商品决策。然而一位电商行业人士评价说在整个消费链路中用户是为商品付费而非为平台付费因此AI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动作它无法提供商品层面的革命。目前阿里要面对的还是更重要的竞争。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