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前沿,探索IT动态,飞总聊IT为您带来最新科技资讯。
硅谷掀起波澜——谷歌顶尖科学家吴永辉博士确认离职,17年职业生涯画上句号,迅速加入字节跳动AI实验室。
作为2008年即加入谷歌的老将,吴永辉博士堪称搜索引擎进化的活化石。从优化搜索算法起步,到2014年进入Google Brain核心圈层,他主导的神经机器翻译系统至今仍支撑谷歌翻译每秒400万次的请求。其参与的RankBrain更是重塑了全球搜索规则。
去年刚获谷歌技术界最高荣誉Fellow勋章,并担任DeepMind研究副总裁之际,这位54岁的AI巨擘突然选择“向东迁徙”。字节不仅提供顶级薪酬,更让其直接执掌大模型Seed团队科研方向,直接向梁汝波汇报。
更引人注目的是,谷歌竟未启动竞业协议?要知道吴博士掌握的搜索算法机密价值连城。按理来说,竞业协议是常规操作。
字节跳动此时设立的研究岗位也与众不同,据说承诺不设商业化KPI。这在TikTok风波时,堪称敏感操作。
更值得关注的是,吴永辉领军的Seed团队定位清晰:专注于大模型底层架构与AI for Science前沿探索。简而言之,他带领团队在AGI道路上探索下一代技术架构,而不仅仅是参数堆砌。
那么,谷歌的大模型表现如何?
谷歌的AI技术人才可能更擅长传统AI,不一定是大模型。因此,字节跳动挖到谷歌、挖到吴永辉,背后有何深意?
有人认为,吴博士的离开,带走了谷歌AI黄金时代的精神图腾。但谷歌AI黄金时代,出走的人才实在不少。那么,字节跳动开始关注基础研究了吗?
在AGI即一切的新时代,没有基础研究,就无法支撑中国公司的技术野心。挖人搞基础研究,恰好补上了字节跳动在AGI军备竞赛中的最大短板——与其他大厂相比,谷歌可能正在秘密研发下一代基础架构。
这场人才迁徙风暴正在改写全球AI版图:北美科技巨头把持顶尖学者的时代出现裂痕。从在北美顶级公司工作的华人,到给中国顶级公司打工的中国人,这场变迁令人扑朔迷离。
字节跳动能否长期坚持基础研究?让我们拭目以待。同时,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与飞总共进步。3月底前,知识星球特价50元,优惠券减20元,仅需30元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