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炜、金家琴、刘倩倩等人在《计算伦理与数字道德——AGI时代的人文主义与数字人文》中强调,图书馆员在推动图书馆可信赖AI服务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他们不仅需要积极拥抱AI技术,还要掌握相应的技术能力,成为技术探索者和创新服务的引领者,以应对图书馆变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从掌握AI应用的基础操作到提供个性化服务,从单一使用工具到创建复杂工作流程,甚至参与AI系统研发与创新,图书馆员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正逐步成为AI领域前沿技术的专家。这种AI素养的跃升,正是图书馆迎接并融入这场变革的最佳见证。
近年来,AI技术的变革催生了大量产品与服务。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者,笔者积极关注并体验这些变化,保持观察与思考。例如,2022年12月体验的OpenAI提供的ChatGPT应用,就给人一种功能强大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印象,能有效解答许多问题,具有参考价值。随后,多种大语言模型不断迭代升级,新概念、新产品、新服务层出不穷。在AI研发与应用方面,中外数据商几乎第一时间推出各种产品与服务。本文将简要介绍知网系列的相关内容。
(1)知网AI增强检索
知网AI增强检索是一个智能化的知识服务平台,依托“华知大模型”的前沿技术,结合知网自主研发的AIKBase向量数据库,将大语言模型与“世界知识大数据”融合训练,全面升级传统的文献检索与研究流程,提升知网总库平台的检索与服务能力,开启智能化知识服务新篇章。
核心功能包括:支持多样化检索方式的AI增强检索;通过AI文本挖掘技术进行知识智能定位;通过深入剖析用户检索词输入提供AI可行化推荐;对检索结果进行智能分析和精准提炼的AI文献分析;通过文献内容智能分析梳理知识体系和研究图谱的AI可视化分析;以及精准洞察用户研究诉求并提供实时推送的AI智能发现。
产品亮点在于革新信息检索方式、提升用户体验;推动数字技术创新、提高研究效率;以及升级信息素养教育、拓宽研究视野。
(2)研学智得AI(https://x.cnki.net/)
研学智得AI以“华知大模型”为底座,将国产AI应用于多个学术场景中,提高科研效能并赋能学术创新。其功能包括:AI探究式阅读(如渐进式阅读、AI导师对话、矩阵式阅读);AI专题探究学习(如专题探究、生成文献矩阵、生成阅读报告);以及AI创作(如多场景写作模版、学术规范智能指导)。
(3)CNKI未来学习中心建设方案
未来学习中心以拔尖人才培养为目标,利用大模型和AI技术赋能五大应用(汇、读、写、论、评),通过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学习方式提升科研能力与科学思维。
(4)Research Solutions和CNKI携手开启全球战略合作
Scite(https://scite.ai/)是一款基于AI的文献引用分析工具,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之一。它利用海量数据和AI技术帮助用户充分利用引文价值,革新发现、理解和评估研究成果的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它检索超过1.8亿篇全文文献中的13条引文陈述,节省寻求专家见解的时间,掌握自己发表成果的被引情况以及引用方式,追踪研究课题最新信息并进行研究质量评估。
核心功能包括智能引文展示引文上下文并分析文章观点;以及在大语言模型支持下提供基于最新研究成果的解答的AI助手。应用场景包括选题与文献阅读、实验设计、主题写作以及学术评价。
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如何在AI时代维护数字伦理的问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殿堂有责任和义务确保技术应用不会侵犯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同时需要制定和遵守伦理准则推动AI系统透明化让用户了解服务背后的逻辑和决策过程并关注数字公平问题参与伦理政策制定定期审查系统性能确保其符合伦理和法律标准。
以上内容介绍了当前图书馆员在推动可信赖AI服务中的关键作用以及AI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同时探讨了维护数字伦理的重要性为读者提供了关于图书馆员专业素养提升和AI技术应用的前沿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