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都颁给了AI,意味着什么?

AI百科5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47 0

  北京时间10月9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蛋白质结构解析方面的杰出贡献。其中,化学奖得主贝克成功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制造出了全新的蛋白质。而哈萨比斯和乔普则通过开发AI模型AlphaFold2,解决了50年前预测的蛋白质复杂结构问题。

  自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AI再次成为焦点。48岁的谷歌AI专家哈萨比斯和39岁的乔普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加上辛顿,AI学者们在2024年诺奖中实现了“大满贯”。这标志着AI行业迎来了新的里程碑,同时也标志着AI与学科交叉的胜利。

  这一成就引发了广泛讨论,人们开始思考:是诺奖分量降低,还是AI已经超越了物理和化学这两大学科?自1901年至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共颁发了115次,但今年诺奖的得主却来自AI和计算机界,而非传统的物理和化学界。这让人不禁质疑,诺奖是否真的变“水”了?

  然而,学科交叉已成为学术界公认的事实性趋势。AI技术在推动物理、化学、生物、医疗、金融等多个学科交叉赋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AI与量子物理的结合正在为科学创造新的领域和契机。此外,AI的发展也使得本已明显的学科交叉工作变得更加活跃和重要。

  姚期智教授表示,AI最明显的趋势是从弱智能走向通用智能,以及学科间的交叉赋能。未来,AI将促进具身智能、AI仿生、AI+量子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大量涌现。此外,AI还在生物科技、医疗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在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物理学为机器学习的发展提供了工具,而人工智能也反过来促进了物理学的进步。辛顿认为,神经网络发展的早期阶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理学的想法,但他也指出最近AI与物理学的关系有所减少。

  随着AI诺奖时代的来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重要时刻?对于法学专业来说,在AI时代下的方向又该如何调整?首先,法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可以缩短至两年左右,以应对从业需要的知识量和通过职业技术资格门槛。法学专业的性价比在于用较短时间掌握本专业知识后,可自由探索其他感兴趣的事物。其次,法律专业需要培养的是解决纠纷、维护权益的能力以及在法治社会框架下的问题解决能力。最后,随着AI时代的到来知识进一步贬值真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斗争与协作能力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因此法律专业需要卷的是【法治社会框架下的问题解决专家】是更有创造力的利用AI降低问题解决的成本和效率。

  此外还可以提及过去1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名单以及法宝新推出的AI系列产品如智能写作、智能问答、模拟法庭等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工具。

  责任编辑:金梦洋 审核人员:张文硕 本文声明: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和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