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育不能做什么

AI百科2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34 0

  新学期伊始,人工智能AI)与教育的结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认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进出校园、教室,已不再是新鲜事。

  在中国药科大学,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被安装在校园多个关键区域,包括校门口、学生宿舍、图书馆及实验楼等,甚至部分教室也试点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用于日常考勤和课堂管理。该系统不仅能自动识别学生出勤情况,还能全程监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而早在去年5月,杭州第十一中学便引入了“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教室内的摄像头每30秒扫描一次,识别学生的表情变化(如高兴、伤心、愤怒、反感等)及课堂行为(如举手、书写、听讲等),通过数据分析辅助教师进行课堂管理。

  尽管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作用不应被过分夸大。北京师范大学的余胜泉教授指出,未来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可能扮演多重角色,包括助教、分析师、指导顾问等,但教师的角色仍不可替代。华中师范大学的刘三女牙副主任也强调,技术应与人结合,而非替代教育体系。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表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影响,但应理性看待,不能忽视教育本身。他提倡通过提高线上课程质量和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教育产品不断涌现,但存在“应试技术”泛滥的风险。中科院院士梅宏指出,当前许多智能教育产品过于注重刷题,可能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投资者和创业者应更加严肃地对待教育行业的投资行为,并考虑社会公德。

  此外,智能教育产品收集学生个人信息引发了隐私保护的担忧。网络安全专家谭晓生认为,教育类产品的信息采集方式可能侵犯学生隐私。信息管理专家涂子沛也强调,建立公共数据隐私保护制度至关重要。瑞典数据监管机构近期还对一所高中因使用人脸识别系统记录学生出勤率开出了罚单。

  10月1日起实施的《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网络运营者在收集、使用、转移、披露儿童个人信息时的责任和义务。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儿童的个人信息安全。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