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AI工具时,一个常见的困扰是:AI生成的内容往往显得过于机械,缺乏人情味。以下是一个具体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这段文字看起来更像是一篇报告或论文,而不是一篇吸引人的文章。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于AI是机器,其创作过程过于依赖固定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导致内容缺乏个性化和情感表达,同时忽略了生活中的细节。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没有正确使用“提示词”(prompt)。提示词是你向AI发布任务时的说明,清晰、详细的提示有助于AI更准确地理解你的需求,减少因语言模糊而产生的误解。
对比上面的例子,我改进了提示词:

可以看出,改进后的提示词让AI生成的内容更加自然和流畅。简而言之,你需要用人类的语言来与AI交流,这样它才能理解你的意图。
接下来,我将分享12个关于提示词的技巧,帮助你的AI更懂你:
- 直接、清晰地提问:与LLM(大型语言模型)交互时,无需多余的礼貌用语。直接、明确地提出问题有助于模型迅速给出答案。例如:“请告诉我如何在家中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 指定受众类型:在提示中明确说明预期的受众类型,如老人或儿童。例如:“针对一个6岁儿童,如何从成都天府机场乘坐飞机前往北京首都机场。”
- 提供示例:为了引导模型生成符合期望的输出格式,可以提供一个具体的示例作为参考。例如:“请参照以下示例,将这段历史事件描述转化为适合儿童的简单故事。”
- 使用结构化指令:通过精心设计分隔符(如#Instruction#、#Example#、#Question#),可以清晰地划分出说明、示例、问题及上下文等关键部分,提高模型的执行效率。
- 分配角色或任务:在提示中为模型分配一个明确的角色或任务。例如:“你是一位历史老师,任务是向学生讲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性。”
- 明确规则和关键词:明确指出模型必须遵循的规则或关键词。例如:“你是一位健康顾问,任务是提供健康饮食的建议。如果你的建议中包含高糖或高脂肪的食物,你将失去信誉。”
- 自然、友好的回答:要求模型以自然、人类的方式回答问题。例如:“写一篇关于如何在家中种植蔬菜的指南,以亲切、友好的口吻进行指导。”
- 无偏见回答:确保答案无偏见,避免依赖刻板印象。例如:“探讨不同文化中庆祝新年的方式,确保你的回答客观公正。”
- 允许提问:允许模型通过提问来获取必要的信息。例如:“从现在开始,问我问题(比如我对减少塑料使用的看法是什么),直到你有足够的信息写一篇关于‘我如何看待环保’的文章。”
- 使用启动语:使用特定的单词、短语或句子来启动或继续文本。例如:“在这个遥远的星球上,名为阿瓦隆的生物们……”然后请继续这个故事。
- 注意程度词的使用:在使用AI进行创作时,特别是绘画等创作领域,程度词的使用将给你更多的选择。例如网友展示生成的辣面,通过不断增加辣度来对比效果。
- 查漏补缺:完成任务后,可以再补问一句:“你是否漏掉了什么?”这时AI会自我反省并做进一步检查。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AI大模型正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创新和转型的关键力量。掌握AI大模型的知识和技能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帮助你更好地学习AI大模型,我精心整理了一份全面的学习资源,包括从入门到实战的全套学习路线图、精品书籍手册、视频教程以及实战学习录播视频等。这些资源将为你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同时提醒你在大模型时代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和认知水平,并具备责任感和伦理意识,为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如有需要全套的AI大模型学习资源的小伙伴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领取。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版权声明
本网站上的所有资源均来源于本网站,所有网址和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行为,请将相关证明发送至以下电子邮件地址: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