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展简史

AI百科6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114 0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1. 起源与诞生(20世纪40至50年代)

1950年:图灵测试

  1950年,艾伦·图灵提出了图灵测试的概念,即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通过电传设备进行对话,且无法被人类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这台机器便具有智能。同年,图灵还预言了未来可能创造出真正智能的机器。

1954年:可编程机器人的诞生

  乔治·戴沃尔在这一年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机器人。

1956年:人工智能的起点

  1956年夏天,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举办了历史上第一次人工智能研讨会,标志着人工智能的诞生。会上,麦卡锡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而纽厄尔和西蒙则展示了他们编写的逻辑理论机器。

2. 黄金时代(20世纪50至70年代)

1966年至1972年:Shakey机器人的出现

  1966年至1972年间,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研发了首台采用人工智能的移动机器人Shakey。

1966年:聊天机器人ELIZA的诞生

  同年,魏泽鲍姆在麻省理工学院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聊天机器人ELIZA,其能通过脚本理解简单的自然语言,并产生类似人类的互动。

1968年:计算机鼠标的发明

  道格·恩格勒巴特于1968年12月9日发明了计算机鼠标,并构想出了超文本链接的概念,这为现代互联网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3. 低谷期(20世纪70至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初,人工智能遭遇了发展瓶颈。由于计算机内存和处理速度的局限,无法解决复杂的人工智能问题。加之对人工智能的资助逐渐减少,该领域的研究陷入停滞。

1997年:深蓝挑战国际象棋冠军

  IBM的“深蓝”超级计算机在1997年5月11日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成为首个在标准比赛时限内战胜人类冠军的电脑系统。

4. 繁荣期(1980年至1987年)

1981年:日本研发人工智能计算机

  日本经济产业省拨款8.5亿美元用于研发第五代计算机项目,即人工智能计算机。随后,英国和美国也加大了对信息技术领域的投资。

1984年:Cyc项目的启动

  Douglas Lenat领导了Cyc项目,旨在使人工智能应用能够像人类一样进行推理

1986年:3D打印机的问世

  查尔斯·赫尔在这一年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3D打印机。

5. 冬天的到来(1987年至1993年)

  “AI之冬”一词由经历1974年经费削减的研究者们提出,他们预测专家系统的实用性有限。事实确实如此,到了80年代晚期,对人工智能的资助逐渐减少。

6. 真正的春天(1993年至今)

1997年:深蓝再次战胜世界冠军

  IBM的“深蓝”在1997年再次击败卡斯帕罗夫,进一步证明了电脑的智能水平。

2011年:Watson的胜利

  Watson作为IBM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在美国智力问答节目中击败了两位人类冠军,赢得了100万美元的奖金。

2012年:Spaun的诞生

  加拿大神经学家团队创造了一个名为“Spaun”的虚拟大脑,具备简单的认知能力和250万个模拟“神经元”,并通过了基本的智商测试。

2013年:深度学习算法的广泛应用

  Facebook、Google和百度等公司纷纷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探索深度学习领域,以提供更智能化的产品体验。

2015年:人工智能的突破之年

  Google开源了TensorFlow平台,使得计算机能够利用大量数据进行训练;剑桥大学也建立了人工智能研究所。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