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了Adobe(AI)科研绘图系列教程后,相信大家对AI在科研图形绘制方面的应用已有了初步了解与实践。在研读文献时,我们常会遇到那些带有精致文字标签的分子机制示意图,它们不仅美观,而且能够直观展示复杂的生物通路。这些个性化的图示,同样可以借助AI的力量来创建。
众所周知,KEGG是一个集基因组、化学和系统功能信息于一体的数据库。然而,直接从KEGG获取的带有标签的机制图往往较为简陋,难以直接用于科研论文的发表。因此,利用AI进行美化和修饰,成为提升图示质量的关键步骤。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索如何使用AI工具绘制带有文字标签的分子机制图。
步骤一:创建画板
首先,新建一个画板,设定合适的长和宽,如A4尺寸。颜色模式选择默认的CMYK,光栅效果保持300 PPI,像素网格对齐设置为“否”。
步骤二:绘制草图
在画板完成后,开始绘制草图。主要思路是先用简单的图形和线条勾勒出图形元件的大致位置和大小。这里主要使用椭圆工具和直线工具。绘制完毕后,可调整图形的属性,如将圆形“描边”设为2pt,“不透明度”设为60%。
步骤三:调整细节
接下来,使用剪刀工具“剪断”线条,并删除遮挡文字的多余部分,以形成圆弧曲线。然后,为弧线添加箭头,通过选择路径和屏幕顶部的“描边”选项来应用箭头样式。此外,还可调整弧线的颜色和类型,如颜色、线段的虚实等。
步骤四:添加标签
利用矩形和椭圆工具绘制小标签,随后使用文字工具添加文字。通过Ctrl+C和Ctrl+V快速复制多个标签,并调整其颜色和大小。最后,将标签设置为“置于底层”。
步骤五:添加文字
最后一步是使用文字工具,在矩形或椭圆上根据参考图添加文字。根据标签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字体样式和字号。这里选用“Adobe 宋体 Std L”,字号设为4pt。完成绘制后,还需进一步调整箭头的颜色、粗细等细节,直至满意为止。
至此,我们已介绍了绘制带有文字标签的分子机制图的完整流程,包括创建画板、绘制草图、调整细节、添加标签和添加文字等五个步骤。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你轻松掌握AI在科研图形绘制中的应用!如果你也想用AI绘制精美的分子机制图来丰富自己的文章,不妨动手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