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烹饪间里,机械臂精准地将净菜送入智能烹饪系统,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完成煎、烤、蒸、煮等烹饪步骤。素菜和小炒类菜品通常只需5至8分钟即可出锅,且整个过程无烟无明火,零排放。通过数字模拟技术,中餐的炒、煎、蒸、煮、炸等复杂动作得以简化,每道菜都对应一个特定的程序,而程序的可追溯性则确保了生产环节的安全与透明。
近日,上海首现全国首个AI社区食堂,这一创新项目不仅展现了高科技的魅力,更为周边居民带来了全新的餐饮体验。在这个占地约130平方米的食堂里,机械臂熟练地制作餐食,自动结算系统实现“一秒识价”,而24小时运作的智能小吃机更是将便捷性发挥到了极致。
该AI社区食堂由上海熙香艺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精心打造,作为上海智慧城市的示范点之一,它见证了餐饮行业在AI技术推动下的不断进化。从最初的智慧配餐1.0版本,到人工智能化2.0,再到如今的完全无人化物联网智能餐饮3.0版本,每一步都凝聚着对创新的追求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走进无人面档区,只需将碗放在取面位,整套设备便迅速启动。从取原料小麦粉和矿泉水到压制出面条,整个过程只需8至10秒。随后,机械臂将完成取面、煮面并加汤的动作,实现自动出餐。在高峰期,三个汤篓同时运作,平均每碗面只需1至2分钟即可取到。此外,档口旁还配备了多种浇头供顾客选择,让每一碗面都能成为个性化的美味佳肴。
除了无人面档区外,该AI社区食堂还提供了自助中餐、网订柜取以及智慧小吃机等多种功能区。在明亮的烹饪间里,机械臂的精准操作与智能烹饪系统的完美结合,使得素菜和小炒类菜品能够迅速而美味地完成。这套系统不仅无明火、零排放,还能通过数字模拟技术还原中餐的复杂烹饪动作。每道菜都对应一个特定的程序,而程序的可追溯性则进一步确保了食品的安全与卫生。
自2013年起,熙香便开始探索标准化的智能中餐烹饪之路。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与技术积累,现已形成了具有核心技术的标准化中餐无人烹饪体系。这一体系将AI软件系统与硬件设备无缝连接,将传统的烹饪经验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使得繁琐复杂的中餐制作得以向标准化生产迈进了一大步。
“我们的数字化烹饪系统能够模拟中餐八大菜系的各种烹饪技巧。”熙香CEO李明表示,“该系统还能根据算法精准控制油盐用量并调节菜品的温度与湿度同时提供营养分析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
该AI社区食堂不仅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便捷、健康、营养的餐饮服务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与养老系统联动为老年群体提供了用餐优惠。在支付环节老人可以使用政府发放的助老补贴直接减免部分费用而银联商务则提供了包括用户积分、对账以及综合管理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支持。
随着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的初步规划在全市推广100个AI社区食堂的愿景逐渐变为现实熙香正积极与园区、写字楼、养老机构等合作计划在年底前推出10至20个AI食堂以满足更多人的餐饮需求。这一创新项目不仅展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无限可能也为未来餐饮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