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AI法案生效,违规者最高罚年营收7%

AI百科2个月前发布 快创云
29 0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于8月1日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首个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规出台,欧盟在规范人工智能应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法案旨在建立公平统一的人工智能市场,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安全可信,并明确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权利及保障措施。法案详细规定了人工智能提供者和受益者在创建和使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过程中应遵循的方式、原则和规范,以及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风险类别。

  《人工智能法案》的通过经历了多年的努力。欧盟最早在2019年就提出了有关人工智能规制的建议,而法案文本的草案最早由欧盟委员会在2021年4月提出,内容包括严格禁止对人类安全造成不可接受风险的人工智能系统。2023年6月,法案授权草案以高票在欧洲议会通过,随后进入“三方谈判”阶段。经过多轮谈判,2023年12月8日,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和27个成员国的谈判代表就《人工智能法案》达成协议,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其为“历史性时刻”。2024年2月2日,欧盟27国代表在法案文本上达成临时政治共识。直至2024年3月13日的议会会议,欧洲议会以压倒性的赞成票数正式通过了该法案。

  《人工智能法案》规定了什么?该法案旨在建立一套统一的规范和监管框架,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遵循公平、透明和可信的原则。法案旨在保护基本权利、民主、法治和环境免受高风险人工智能的影响,同时促进创新并确立欧洲在该领域的领导地位。根据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和影响程度,法案规定了不同的义务。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十分注重个人隐私保护,禁止某些威胁公民权利的人工智能应用,如基于敏感特征的生物识别分类系统以及无针对性地抓取面部图像创建面部识别数据库等。此外,工作场所和学校的情绪识别、社会评分、预测性警务以及操纵人类行为或利用人们弱点的人工智能也将被禁止。

  《人工智能法案》还规定了必须在国家层面建立监管沙盒和真实世界测试,以便在创新人工智能投放市场之前进行开发和训练。此外,法案还规定通用目的的人工智能系统及其模型必须满足某些透明度要求,并明确标记人工或被操纵的图像、音频或视频内容。

  《人工智能法案》将产生哪些影响?作为欧盟法律,该法案的适用范围将扩展至在欧盟开展业务的全球企业。任何违反此法律的行为可能导致企业面临高达其全球营业额7%的罚款。这一规定已引起大型科技公司的深切忧虑,特别是在美国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下运营的科技公司。此外,众多欧洲企业亦表达了对该法律的反对意见,担忧此举将进一步削弱欧洲科技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不过,《人工智能法案》将应用范畴细分为不同的风险类别,其中最为严格的规则针对“高风险”系统。同时,该法律明确禁止了某些被认定为“不可接受”的使用行为。

  《人工智能法案》被视为全球范围内最为全面的监管框架之一,但其通过也引发了企业和监管机构的双重担忧。一方面,部分企业担忧该法案可能过于严苛,从而限制技术创新和商业发展;另一方面,部分立法者则认为该法案尚不足以全面应对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挑战和风险。在人工智能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欧盟需在技术监管与创新竞争力之间寻求平衡。鉴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复杂性和快速发展,欧盟需不断调整和更新法规,以确保人工智能的使用既符合人权和道德准则,又能促进经济增长和创新。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