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作为家庭成员间的滋养剂,不仅是家庭温馨与乐趣的“保护者”,更是一个涉及全身系统的复杂过程。当我们谈论爱时,通常将其与心脏功能相联系,但实际上,心脏只是爱的象征之一。真正的“用心”去爱,涉及我们的感知系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神经系统(大脑各部分)、运动系统和语言系统等全身系统的协同运作。在感受爱、察觉自己被爱、表达爱的过程中,这些系统都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增强免疫力、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从婴儿时期开始,孩子就通过感知系统体验周围环境中是否有爱:整洁明亮的空间、适宜的温度、轻柔的抚触、安静的环境、父母温暖的表情和声音,以及及时的食物和清洁。这些都能让孩子感受到爱,从而产生安全感。只有在感受到安全和放松的状态下,孩子才会自发、主动地探索周围世界,吸纳信息,模仿学习,发展智商。爱是双向的,包括接受和给予——即被人爱与爱别人。家长在给予爱的同时,应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感受到这份爱。如果没有感受到,孩子就很难发展出爱别人的能力,包括爱父母的能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很少用明确的口头言语和姿态表达“爱”,以为父母对孩子的单向付出和奉献就是爱。然而,我们往往忽视了孩子是否能感受到这份爱,以及他们是否会爱我们。以下是一些家庭游戏,旨在帮助孩子感受爱、学习爱、爱自己以及爱别人。
游戏一:请“搂搂紧”
适合6-24个月婴儿,游戏时间5分钟或更长。这个游戏旨在鼓励婴儿在很小的时候就感受爱,将父母爱的行为与爱的感受联系起来。由于宝宝都喜欢被父母抱着并贴近父母的心前区,害怕不熟悉的人,因此这个游戏首先推荐给父母。
- 在婴儿显得满足和愉快的时候玩“搂搂紧”。将婴儿抱起并靠近心前区呆一会儿。
- 将婴儿拉得更近并给他一个温柔的拥抱和挤压,同时说“请搂搂紧”,反复而有节奏地重复3遍“搂搂紧”。
- 松开紧抱着的宝宝,待宝宝高兴得咯咯笑时,和蔼地对他说“妈妈爱你”(妈妈抱时)或“爸爸爱你”(爸爸抱时)。
- 再次将宝宝拉近心前区抱紧,说3遍“搂搂紧”,放松后说“妈妈爱你”或“爸爸爱你”。
- 如果孩子对这个游戏保持兴趣,则尽可能长时间地玩。大多数婴儿都喜欢这个游戏,学会说话后甚至会主动要求“搂搂紧”。在孩子注意集中的时候玩效果最佳。妈妈和爸爸可以轮流做这个游戏,大些的宝宝也会主动搂紧妈妈、爸爸,这时则说“宝宝爱妈妈”或“宝宝爱爸爸”。
游戏二:心之球
适合1-3岁幼儿,游戏时间5分钟或更长。需要一个直径约10-15公分的玩具球。这个游戏可以几个大人或几个孩子一起玩。目的是教孩子接受爱和给予爱,并体验爱是很有趣的。
- 孩子与大人围坐在地板上,距离约1.5米左右(人多则直径可更大些)。将双腿分开,以便能比较容易地抓住来回滚的球。
- 父母指导孩子如何做这个游戏,告诉孩子“我要把这个球滚给你,带着我对你的爱,然后你向我一样将球滚回来”。
- 在将球滚给孩子之前,把球抱在心前区呆一会儿,并做出吸进呼出的样子好象在给球充进爱。然后准备滚球,滚球之前说“球来了,球里充满了爱”。
- 当孩子抓到了球,大人就说“你得到我的爱了吗?”,孩子回答后,再说“现在你也将爱充进球里,然后把球滚回来”。只要孩子有兴趣就继续。2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同时与妈妈、爸爸、(外)祖父母等一起玩。当孩子任性、发脾气时,玩这个游戏可以使孩子的情绪很快好起来。
© 版权声明
本网站上的所有资源均来源于本网站,所有网址和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行为,请将相关证明发送至以下电子邮件地址: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