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了一款名为AICCS(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系统)的系统,该系统旨在通过人工智能协助宫颈细胞学,从而大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据悉,该系统在宫颈癌筛查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有望有效缓解中国当前病理医师短缺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宫颈癌作为全球发病率排名第四的癌症,是导致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确诊了60.4万例宫颈癌病例,超过34万名女性因此病去世。鉴于这一严峻形势,WHO于同年11月17日启动了一项全球消除宫颈癌的战略。定期筛查对于早期发现甚至预防宫颈癌至关重要,而宫颈细胞学筛查因其标本获取方便和高敏感性被推荐用于常规人群筛查。
在中国,有超3.5亿30至65岁的女性需要每三到五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筛查。然而,现有的筛查能力难以满足这一庞大的需求。根据《2022中国卫生和健康统计年鉴》,中国注册医师数量仅为20,400名,而实际需求超过100,000名。此外,病理资源在中国分布极不均衡,大部分集中在三甲医院,二甲及以下医院病理医师严重短缺且经验不足。
在此背景下,该研究团队开发了一款名为AICCS的人工智能系统。该系统已在多中心和前瞻性数据集中得到验证,并通过随机观察性试验进行了测试。研究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及经验丰富的细胞病理医师的专业知识,精准标注宫颈细胞学的全数字扫描切片(WSIs),完成细胞标注、细胞窗级检测、片级分类及报告发放。
实验结果显示,与单独的细胞病理医师相比,AICCS辅助下的细胞病理医师在多个维度方面均表现出显著提升。该系统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还缩短了诊断时间。例如,AICCS分析一张全切片图像的时间不到120秒,而传统的人工镜下阅片则需要大约180秒。此外,团队还开发了一个基于云端互联网远程会诊平台,方便病理医生上传宫颈细胞学数字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并给出判读意见。结合5G网络和智慧医疗,进一步提升系统辐射效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展望未来,AICCS系统不仅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还将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