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杀器终于来了!歼-15D“咆哮鲨”上了航母甲板,比歼-35更强悍

AI百科3个月前发布 快创云
44 0

  近日,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张关于歼-15D“咆哮鲨”舰载电子战飞机的照片,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这架歼-15D的整体涂装已由之前的黄绿色改为浅绿色。机鼻处呈现灰白色,而垂尾尖部则保留了原有的灰黑色涂装。这一变化引发了外界对于歼-15D改进和进展的猜测。

  近期,歼-15D战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久前,人民海军发布的一部宣传片中,首次展示了歼-15D“咆哮鲨”电子战机在山东舰甲板上的画面。尽管这架歼-15D飞机在“山东舰”甲板上仍是一架全尺寸模型,但这一画面的公开标志着歼-15D已正式进入服役阶段。

  在全球范围内,美海军服役的EA-18G“咆哮者”以及退出现役的EA-6B“徘徊者”是最典型的舰载电子战飞机。这些飞机在美军作战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在多场局部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例如,在对利比亚作战、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它们成功压制了敌方的防空系统,帮助美军掌握了制电磁权,从而确保了后续作战的安全。

  自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舰载电子战飞机就被认为是航母舰载机联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中国海军拥有多艘航母并建设出多支舰载机联队,发展舰载电子战飞机变得合乎情理。事实上,中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领略了美海军舰载电子战飞机的威力。

  歼-15D与歼-16D同年首飞,是解放军第一款舰载专用战术电子战飞机。它是在歼-15S双座双发重型舰载战斗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定位和功能上与美海军的EA-18G相当。主要承担海军舰载战斗机在战术/战役级别空中打击作战时的电子侦察、干扰和防空压制任务,是中国海军航母舰载作战力量的骨干装备之一。

  在研制之初,歼-15D就进行了多项改进。首先,与其他歼-15相比,歼-15D的机鼻经过加长,以容纳新型雷达和电子系统。其次,垂尾尖部也进行了增高处理,以容纳新增的电子设备。此外,歼-15D不仅拆除了风挡前方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空速管,还取消了位于机身右侧边条内的30毫米机炮,以腾出空间安装其他设备。这些改动使得歼-15D在性能上有了显著提升。

  此外,歼-15D的翼尖挂点已被翼尖天线阵列吊舱所取代,类似于美海军EA-18G所挂载的AN/ALQ-218V(2)高精度战术辐射源定位吊舱。这种吊舱具有电子支援措施(ESM)功能,能够对敌方电磁辐射源进行实时信号采集、参数测量、动态信息更新和精确测向定位等。同时,歼-15D的翼下和进气道下还可以挂载不同型号的电子干扰吊舱,这些吊舱可提供大范围、覆盖式高频段阻塞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

  除了这些软压制能力外,歼-15D还会挂载鹰击-91反辐射导弹与霹雳系列空空导弹。鹰击-91反辐射导弹具有较长的射程和高速性能,能够对敌方雷达和通信系统进行有效打击。而霹雳系列空空导弹则用于自身自卫或对目标实施独立攻击。此外,歼-15D还会安装干扰对消系统、数字式干扰通信系统等电子战设备以提升其作战能力。

  此番亮相的歼-15D在整体涂装上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黄绿色改为如今的浅绿色。这一变化引发了外界对于其改进和进展的猜测和关注。随着歼-15D的服役中国海军将成为全球第二个拥有舰载专用电子战攻击机的国家这一变化无疑将对中国海军的作战能力和全球军事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