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驳虎:面对史上最热的夏天,AI可以做点什么?

AI百科5天前发布 快创云
4 0

  今夏高温持续,北京40度天数已达5天

  自7月6日以来,北京已连续4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而从11日起,今年已正式入伏,2023年也是本世纪入伏最早的年份之一。自有系统气象观测以来,北京的40度天数一共只有11天,而截至7月10日,今年已有5天出现40度高温,占了近一半。此外,7月4日也已成为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与此同时,南方多地出现创纪录的暴雨。全球气温越来越高,高温与极端天气越来越频密。

  华为盘古气象大模型助力精准预报

  在极端高温与极端天气频发的当下,人类科技能否帮我们遮阴避暑?华为云盘古气象大模型给出了答案。2023年7月6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正刊发表了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研发团队的研究成果——《三维神经网络用于精准中期全球天气预报》。这是近年来中国科技公司首篇作为唯一署名单位发表的《自然》正刊论文。

  蝴蝶效应:传统天气预报的瓶颈

  天气数值预报是利用高性能计算机,把当前大气简化后的属性要素输入一组数学物理方程组,然后求解未来的大气状态,推算出各种天气现象。然而,由于大气动力系统的复杂与混沌,误差和不确定性的积累会以指数形式增长,初始条件微小的变动也能带来巨大的连锁反应。因此,数值预报对未来天气的数值输入与计算结果只能是近似模拟,更会随着预测时间的拉长而越来越偏差。

  AI做预报:原理和AI绘画一样?

  华为云的研究人员新提出了一种高分辨率全球AI气象预报系统——盘古气象大模型,成为首个精度超过传统数值预报方法的AI方法,同时速度提升10000倍。AI气象预报模型的精度不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现有的AI气象预报学习模型都是基于二维信息数据库,不能很好地处理不均匀的三维立体气象数据;二是单纯AI方法缺少数学物理机理约束,因此在迭代的过程中也会不断积累迭代误差。

  盘古大模型:AI算法的“操作系统”

  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的根本使命是驱动百行千业的AI智能升级,实现人工智能的工业化开发,为各行各业进行赋能,并推动智能基础设施的加速建设。通过强大的信息抽取能力,包含智能语义、智能视觉、智能语音、跨模态四个任务领域,盘古大模型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华为云研发团队显著提升大模型训练的稳定性和效率,保证模型在不同系统中的嵌入灵活性。

  大模型的终极目标:做每个人的专家助手

  在模型开发方面,华为云盘古预训练大模型具备完善的开发流程及工具链,从数据管理、模型训练、模型管理到部署,全方位支撑大模型开发工作。同时,想要不断迭代领先的AI模型,稳定的云上环境、工作套件和对应的运维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盘古大模型已经在超过100个实际场景中取得应用,降低了人工智能的开发门槛,平均节省研发成本80%以上。随着盘古大模型的普及,各行各业的开发者将能更轻松地获得高性能高精度的AI模型,促进AI在千行百业的批量化落地应用。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