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2023年年报披露深入阶段,金融科技的投入情况备受瞩目。据记者统计,13家上市国有行及股份行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银行在2023年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资金及人才均呈现上升趋势。
金融科技作为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被置于多数上市银行的重要战略位置。多家银行在年报中报告称,2023年,金融科技在营销拓客、风险管控、业务协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行业内部竞争依旧激烈,业内专家指出,以AI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可能成为上市银行金融科技领域的下一个竞争焦点。
投入力度加大,工行、建行、农行、中行等四大国有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持续领先,2023年投入金额分别达到272.46亿元、250.24亿元、248.5亿元和223.97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83%、7.45%、7.06%和3.97%。总体来看,超过一半的已公布年报的上市银行在2023年增加了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其中,中信银行以121.53亿元和38.9%的同比增长率位居前列;民生银行和渤海银行的投入增幅分别为27.19%和11.11%。然而,招商银行和光大银行等股份行的投入有所放缓,分别投入142.26亿元和58.15亿元,同比下降0.29%和5.09%。平安银行则连续两年减少在该领域的投入,2023年投入63.43亿元,同比下降约8.46%。
对于部分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增速放缓的现象,万联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郭懿表示,当前全行业正处于盈利增长的平台期,因此银行需要不断强化成本管控以保持利润平稳增长。同时,作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招行等股份行的前期投入较大,因此短期增速的放缓是正常现象。
从金融科技投入占总营收比重来看,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和渤海银行均超过5%,分别达到5.9%、5.64%和5.6%;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的比重则在4.5%左右。其中,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的年报显示,2023年金融科技投入占总营收比重分别较去年上升0.38个百分点和0.99个百分点。
除了资金投入的增加,多数银行还通过招聘新人才来增强金融科技领域的竞争力。数据显示,2023年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渤海银行、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的金融科技人才同比增幅分别达到33.3%、32.22%、22.27%、16.85%和12.8%。
金融科技的投入不仅推动了银行的降本增效和数字化转型,还带来了诸多成果。工商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一直位居行业前列,其数字化业务占比已达99%。同时,该行将全量客户信息和个人账户全面迁移至“云+分布式”自主可控平台,实现了零售板块的全面架构转型。招商银行则通过智能化应用节省了1.7万人的人力成本,进一步减轻了员工负担。光大银行则通过建设数字化转型效能评估体系来推动业务部门协调发展并评估数字化建设的业务效能影响。
苏商银行金融科技高级研究员孙扬表示:“总体来说,金融科技可以增强上市银行的经营创利能力、风险管控力和客户价值度。”郭懿则认为金融科技对银行经营的裨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提升客户体验以扩大客群;提升员工效率以降低成本和释放产能;以及通过大数据提前分析和预警来做好信贷风险防控。
此外多家银行在年报中对金融科技的下一步推进作出了战略部署其中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被反复提及业内人士表示大模型等技术驱动下的金融新质生产力或将成为行业金融科技发展竞争的大方向已有多家银行在该领域进行了尝试。例如工商银行在运营领域数字人、大模型等新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上线了网点员工智能助手;而兴业银行则发布了百亿级大模型ChatCIB并形成了首批AI大模型场景赋能;平安银行将大模型技术应用于多个场景;招商银行则引入了千亿参数大模型并在专业场景自研了百亿参数大模型。这些举措表明各大银行正在积极探索和利用新兴技术来推动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