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博会”期间,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智化专委会筹办的“博物馆数智化专题展示区”汇聚了全国20余家文博机构的数智化成果。
“博物馆数智化专题”亮点
“博物馆数智化专题展示区”所呈现的案例集中展示了近几年数智技术在博物馆不同场景中的利用:
“故宫数字文物库”利用知识图谱技术,让信息检索更加简单直观、更具可及性;“寻觅三星堆”让您有机会亲历遗址的考古现场;“运河上的舟楫”“丽人行”“山水江南”等带您穿越时空,去体验古代先人们的物质生活、审美意趣和精神世界。“云上浙博”“数字孪生”等博物馆数字化项目彰显出数据在博物馆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增效提质的巨大潜能。更有来自首都博物馆的“京慧”与穿越而来的大商王后“妇好”数字人,邀您共赴一场学术的盛宴,开启一段非凡的博博会数字文化之旅。
开幕首日,“博物馆数智化专题展示区”便掀起观展热潮,以下为第一期展项的精彩呈现。
AI在博物馆的应用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
展位号:5号馆 6D002
特色:知识图谱开启智能检索新纪元
展项介绍:每年,数百万用户在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文物库”中检索,寻找特定主题的藏品。为了解决检索结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故宫博物院探索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开展了“可移动文物‘概念参考模型’研究”,构建了“中国古代可移动文物概念参考模型”,并建立了包含52,000余个词汇的“中国古代可移动文物叙词表”,支持文物信息的持续标注与数据丰富。现场,用户可直观地欣赏到文物与相关概念的精妙关联。
首都博物馆
“基于AI大模型能力的首都博物馆高精度智慧导览”
展位号:5号馆 6D012
展项特色:AI讲解员引领智慧导览体验
展项介绍:“基于AI大模型能力的首都博物馆高精度智慧导览”项目借助AI大模型、虚拟数智人、高精度定位导览等前沿技术,打造基于AI大模型能力的首都博物馆高精度智慧导览服务产品,旨在助力“首博服务”的品质升级。
南方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数智妇好”
展位号:5号馆 6D023
展项特色:首个考古活化数字人
展项介绍:数字人妇好的原型是历史人物妇好。妇好生存于距今3200年前的商王朝,是商王武丁的配偶,成就卓著。展项“数字人妇好”由知名考古学家唐际根教授联合山东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通过高科技手段对数字人妇好进行数字化打造,使其具备学习能力、对话能力,成为殷商文明代言人、传统文化传递者等。
数字孪生展示区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数字孪生”
展位号:5号馆 6D016
展项特色:数字孪生展示上海百年建筑
展项介绍:“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数字孪生”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与珠海市四维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采用国际多项先进技术,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建筑及周边区域外立面进行三维数据采集,让观众随时随地漫游这幢百年建筑。项目在2018年-2024年获得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数字与视听专委会(AVICOM) 国际视听大赛金、银、铜最高成就奖等。
三星堆博物馆
“寻觅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现场VR沉浸式探索体验”
展位号:5号馆 6D003
展项特色:最全面、最生动、最真实的考古现场参观体验
展项介绍:“寻觅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现场VR式探索体验”由三星堆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制作。依据相关数字资源,1:1重构复原遗址区保护大棚等数字孪生场景。同时借助LBE技术,实现多名观众在共享虚拟场景里自由移动。该项目体验时长30分钟,包括三星堆遗址简介、博物馆奇妙夜等四个部分。
数智化综合实践展示区
浙江省博物馆
“云上浙博”
展位号:5号馆 6D005 展项特色:数智技术助力博物馆服务、管理的提质增效 展项介绍:“云上浙博”以文博物联装备融合数据要素的方式,构建了一套信息化建设框架体系。此次展会上,浙江省博物馆携带的数字化项目体现出数据在博物馆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增效提质的巨大潜能。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古籍数字展” 展位号:5号馆 6D010 展项特色:古籍的数字化流程、规范和高清展示 展项介绍:展示系统以古籍数字化流程展示、古籍高清数字影像展示等为主,同时介绍基于人工智能的古籍内容智能挖掘与成果展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