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细柳军》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汉文帝后元六年,此时匈奴正大规模侵犯汉朝边境。为应对这一危机,朝廷迅速作出反应,派遣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扎于霸上;祝兹侯徐厉则受命为将军,驻守棘门;而河内郡太守周亚夫,被委以重任,成为细柳军的统帅,肩负起防备匈奴侵扰的重任。
皇帝亲自前往各军营慰劳将士。在霸上和棘门的军营,他受到了热烈的迎接,可以随意驱车进入。然而,当他抵达细柳营时,却遭遇了截然不同的待遇。这里的士兵们全副武装,手持利刃,弓弩已张,戒备森严。皇帝的先导卫队到了营前,却被拒之门外。守卫告知:“将军有令,营中只听将军令,不听天子诏。”不久,皇帝亲自驾到,依旧不得入内。最后,皇帝只得派遣使者持节前去通报:“朕欲入营劳军。”周亚夫这才下令打开营门。进入营门后,士兵们还提醒皇帝的随从:“将军规定,营内不得驰驱。”于是,皇帝的车驾也只能缓缓前行。见到周亚夫后,他身着铠甲,双手抱拳行礼道:“身披战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依照军礼参拜。”皇帝被其忠诚与严谨所感动,神色大变,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派人转达敬意:“皇帝特此慰劳将军。”
离开细柳军营后,众多大臣都感到十分惊讶。文帝感叹道:“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反观之前的霸上、棘门军营,简直是儿戏一场,匈奴完全有机会偷袭并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驻守的细柳营,又怎是他们能轻易侵犯的呢?”文帝对周亚夫的治军严谨和忠于职守大加赞赏。
本文虽着重塑造周亚夫的形象,但直接描写其本人的篇幅并不多。相反,作者通过大量的笔墨来对比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差异,以及细柳军的严明军纪。这些侧面描写有效地突出了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文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来展现周亚夫的特质:如通过汉文帝在霸上、棘门与细柳营的不同遭遇,以及与其他两位将军的对比,突出了细柳营的纪律严明和周亚夫的卓越才能。通过这些对比和描述,周亚夫的形象更加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