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定式篇:一个定式就认输了?

AI百科3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36 0

  在探讨AI“点三三”定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种演变自简单星位点三三定式的复杂战术,即“芈氏飞刀”。这一战术以其复杂性著称,至今仍令众多职业棋手深感研究价值。

“芈氏飞刀”的起源

  “芈氏飞刀”这一名称源于棋手芈昱廷。图1展示了该战术的基本型,其中白12的断正是芈昱廷的首创。他在后续研究中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成为了此定式的集大成者,因此得名“芈氏飞刀”。

战术解析

  在“芈氏飞刀”之前,许多选手倾向于将白12下在图2中A的位置。然而,经过AI的判定,这一位置的效果不如图1所示,因此不再被广泛讨论。

  图3展示了黑棋的两种选择:A和B。A的选择相对简单,通常是黑棋放弃三子;而B的选择则更为复杂,后续变化无穷。

  图4表明,尽管黑棋拥有先手,但外势并不厚实,白角过大,目前普遍认为白棋稍优。

  图5中,黑1尖顶,白2长出,至第4手双方都是必须应对的招数。但黑5的选择极为多样,根据比赛情况,A、B、D三种选择都较为常见。特别是标记圆圈的位置,需要考虑到征子的情况。

  图6显示,在征子有力的情况下,黑1断后白棋难以应对。反之,如果白棋征子不利,则不宜选择“芈氏飞刀”(这在前期双方下对角时常常出现)。

战术变化与实战应用

  图7至图18详细展示了“芈氏飞刀”的多种变化。其中,图7中黑1的位置变化较多。图8为D的下法示例,曾在柯洁与芈昱廷的对局中出现。黑1二路吃更为严厉,但自身上方也稍显薄弱。根据AI胜率,白12应打在13的位置。此图黑优。

  图9中E位的虎是B和D之间的折中选择,既照顾上方外势也补足下面断点。不过这种选择两边都想兼顾反而差了点意思。黑9多补一手棋后外势更加稳固但少了先手。

  图10至图18展示了更多“芈氏飞刀”的变化和实战应用。最终图18显示右下角黑棋因少一气被杀但多个关键点位均为黑棋先手。白棋取地而黑棋取势双方均势。此定式复杂多变成为职业棋手“点三三”后的优选之一。

结论与建议

  尽管“芈氏飞刀”变化多端且复杂但正是这种复杂性使其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对于业余爱好者而言建议仅作为学习参观不必深入研究真遇此定式长一个就完事了。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