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观天下|诺奖得主的多彩人生:有人当过嬉皮士,有人才博士毕业7年

AI百科3周前发布 快创云
17 0

  今年的诺贝尔奖颁奖季已经落下帷幕,又有一批杰出学者或科学家获此殊荣。今年诺奖的最大赢家莫过于人工智能(AI)领域,物理学奖与化学奖都涉及AI,凸显了AI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诺贝尔文学奖则花落韩国,韩江成为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些诺奖得主们的精彩故事!

  首先揭晓的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今年的获奖者是两位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昆。他们因发现微小核糖核酸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而荣获此殊荣。安布罗斯现年71岁,出生于美国东北部的新罕布什尔州,197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现任职于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鲁夫昆现年72岁,出生在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1982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哈佛医学院的遗传学教授。这两位科学家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历都充满了传奇色彩

  安布罗斯的父亲是二战期间的波兰移民,自学成才并精通多种语言,全力支持安布罗斯追求科学的梦想。安布罗斯在申请麻省理工学院时,仅用6个单词表达了自己的志向:“我要当科学家”。虽然后来发现自己的才能“不足以胜任物理学家”,但他转而研究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并最终在微小核糖核酸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安布罗斯和妻子罗莎琳德·李在三天内完成了论文初稿,虽然初稿质量不佳,但他们的研究成果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的认可。

  与安布罗斯不同,鲁夫昆年轻时曾是一名嬉皮士。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留长头发、开面包车“流浪”,并去过电台面试DJ,还曾当过种树工。尽管经历了丰富的“流浪”生活,鲁夫昆最终回归学术之路,并在霍维茨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时与安布罗斯相遇。如今,他们共同登上了诺奖的领奖台。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AI先驱——约翰·霍普菲尔德和杰弗里·欣顿,以表彰他们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欣顿被誉为“AI教父”,他出生在英国一个科学家家族,本科就读于剑桥大学实验心理学专业,后来获得爱丁堡大学AI专业的博士学位。他在多个国家的顶尖大学从事AI研究,并创立了多个重要的AI系统。尽管他对AI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也表达了对AI可能带来的危险的担忧。

  霍普菲尔德则是一个“跨界王”,他拥有康奈尔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起初研究固态物理学,后来涉足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和遗传学等领域。他的神经网络模型解释了神经元系统如何相互作用以产生稳定的记忆,这一研究帮助他获得了诺贝尔奖。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也被AI领域的科学家分走一半。获奖者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的戴维·贝克、谷歌旗下“深层思维”公司的德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江珀。他们因破解了蛋白质神奇结构的密码而获奖。有趣的是,贝克最初并不是学化学的,而是学哲学的。他在学习发育生物学课程后才对生物学产生兴趣,并加入谢克曼的实验室研究细胞组织。哈萨比斯和江珀则通过他们设计的AI模型“阿尔法折叠”,成功预测了自然界几乎所有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韩国女作家韩江。她获奖后作品销量激增451倍,包括《素食者》《少年来了》《白》《不做告别》等作品在韩国三大书店的销量累计达到103.2万本。韩江至今出版了7本长篇小说,其中《素食者》在中国也广受欢迎。韩江从小立志成为一名作家,经过三年的编辑和记者工作后辞职全身心投入写作。她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并多次获得国际奖项的认可。

  这些诺奖得主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卓越成就和深厚造诣,还展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让我们期待他们在未来继续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惊喜和进步!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