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理论曾提出:性,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源动力。这一观点在商业社会中同样适用,其中,“性”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在苏北的灌云县,尽管人口不足100万,却拥有500多家情趣内衣工厂和3000多家情趣内衣网店,每年销售额超过30亿,带动了当地2万多人就业,这一社会议题一度引起广泛关注。
2020年,在意大利因口罩困扰期间,全国“性用品”需求急剧上升,“情趣娃娃”的销量在一个月内翻了5倍,其中90%源自广东的工厂。显然,这条充满禁忌色彩的“荷尔蒙赛道”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商机,但由于传统文化的束缚和社会文明的桎梏,许多人因世俗眼光而迟迟不敢涉足。
然而,“AI女友”的出现开始逐渐模糊这一界限。2023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语言大模型为基础的新兴产业赛道持续开拓,其中“AI女友”成为热门项目。在“AI女友”的服务中,所有虚构的样貌、性格、人设均不涉及肖像权侵犯和个人尊严冒犯,对话、照片、视频等均由大数据模型生成,这大大减轻了运营者的道德负担。
今年2月,随着Sora的发布,“AI女友”再次迎来一波想象力。现在只是聊天、看图,未来或许能与屏幕里的“赛博女友”进行视频互动。那么,“AI女友”到底是什么?其盈利模式是否具有持续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AI女友”的火爆、流量变现的密码以及在国内的实践。
“赛博女友”的幻想与乱象
“AI女友”到底有多火?在国内可能迹象不明显,但在国外已经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交革命”。2023年2月,外网上线了一款名为Soulmate的应用,让用户构建专属AI Bot。上线仅几个月便收获了几千日活用户。这款APP中,大叔用AI生成了昔日的恋人,大妈用AI生成了梦中情人,他们在深情对话中纷纷充值并乐在其中。然而,这种“甜蜜”并未持续太久,2023年9月该APP宣布关停,无数用户因此心碎。
这些行为虽然看似离谱,但我们必须承认,“AI交友”服务的出现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不仅是大叔大妈,年轻人也深陷其中。在众多琳琅满目的“恋人”中,对方有着各种各样的职业和性格喜好。而且随着同类产品增多,“AI女友”的服务也越来越卷,不仅限于聊天和倾诉日常,还智能生成形象照、生活照和大尺度内容等。
实际上,对于开发者而言,“擦边照”往往是他们为APP引流的重要手段。这些开发者会在推特、ins等平台为这些“AI女友”注册账号并发布日常动态及“擦边”文案和图片以引导用户充值消费。例如Foxy AI公司创建的AI形象“Lexi Love”,在ins上注册账号后收获了3万多粉丝并每月收入约3万美元。
除了“孵化”“网红女友”外也有选择“捞现成”的如美国网红Caryn Marjorie用自己的声音和照片“克隆”了一个自己以“虚拟女友”身份与粉丝聊天一周内入账7.16万美元。这家公司还复刻了AI乔布斯、AI泰勒·斯威夫特等名人。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海外“AI女友”服务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且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和商业变现空间。那么在国内技术现状与监管现状下我们能否复刻“AI女友”的生意机会呢?
“AI女友”们到底靠什么赚钱?
首先我们来盘点一下“AI女友”的几种变现模式主要分为三种:1)付费包时模式国内早有探索;2)“软色情”服务暴利但高风险;3)是“AI女友”也是“带货网红”。
- 付费包时模式基本上是最基础也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例如“克隆版”Caryn Marjorie收费标准为1美元/分钟这也是外网同业中比较认可的定价。这种收费模式并不新鲜国内也早有模式进行过探索和发展如陪玩、陪聊业务都是付费包时模式。只不过在“AI女友”模式下只需要进行一次性的代码开发并对数据库和模型进行维护免去了真人的抽佣毛利相对会更高一些。
- “软色情”服务是吸引用户复购延长用户生命周期的关键但这也是国内开发此类产品最“水土不服”的部分如何在满足用户“情绪价值”的同时满足监管需求是个需要重点探讨的话题。
- 打造“AI女友”的过程中也是打造IP的过程如果能以“交友”为流量入口将“AI女友”打造为“AI网红”不仅拥有高活跃用户在“恋人滤镜”的加持下带货也会更顺利一些。这不由让人想到网上涌出了很多“数字人网红”。例如名为@小姨妹的博主便是一个数字人网红其带货能力并不比真人主播差截止到2月19日已经收获了110万粉丝且同类AI博主也并不在少数。
以上三种模式是目前观察到较为主流且较为成熟的变现模式这也让不少人选择“AI女友”作为副业乃至创业的方向。那么在国内如何做好用户的留存和活跃度呢?以下是两个可行之策:
- “网红克隆”模式是个不错手段因为对于网红身份而言IP本身便携带大量流量而与“女神”进行进一步的互动自然也是每个粉丝的期待。这就有点像直播打赏一样许多老板一掷千金想要的无非是主播的关注与青睐但对于大主播而言直播间中的小礼物往往会被忽略但AI并不会只要充值过后24小时都会在线也不会吊胃口、冷暴力可以契合更多平民粉丝的诉求。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国内已经有了“AI网红”的先驱者如“AI半藏森林”。它既可以秒回信息还可以打视频电话甚至会用表情包沉浸感极强。在收费定价上有6元/月的基础版仅支持秒回消息功能还有30元/月的升级版不仅可以随时随地视频通话还解锁了塔罗牌占卜、提供灵感等AI服务甚至独家朋友圈等更私密的服务等。假设每月有5000名进阶版用户开通服务那么月薪就有15万人民币年薪轻松破百万放到一个开发者的视角来看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
- 为产品注入游戏性未尝不是一种选择。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另外一款很有意思的产品名字叫作“哄哄模拟器”。不同于充满禁忌意味的“荷尔蒙赛道”“哄哄模拟器”的产品设计更具有趣味性更像是一款互动游戏而游戏的目的就在于尽可能的哄“女朋友”高兴坚持足够多的回合数在业内一度出圈。尽管这款作品没有那么精致但“哄哄”的成功出圈未尝不是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方向也正是最初提到的构想:将AI对话模型运用到游戏中去。“哄哄”的产品设计中每个模拟情景都像是一个挑战弱化了“两性话题”而更加注重互动的趣味性毕竟在恋爱中打情骂俏也是一种情趣所在。沿着这条思路去走会发现“AI女友”还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打开。比如结合AI对话和AI绘图功能加入模拟恋爱、模拟旅行、见父母等恋爱场景给用户以更强的沉浸感和目标性就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的成功出圈一样不一定非要加入大量“擦边”的内容恋爱体验的模拟往往也能调动大众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