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无法做到什么?电影观众想看什么?这场论坛上他们这样说→

AI百科5个月前发布 快创云
41 0

6月8日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

电影业高质量发展分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因电视剧《狂飙》爆火的演员张颂文

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陈道明

《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导演郭帆

都作了哪些精彩分享?

一起来看看

张颂文:AI很完美,

但这个可能恰恰无法做到

演员张颂文分享了

他和电影的故事

主题为《演好戏,拍好戏》

张颂文:演好戏,拍好戏(30分钟完整版)

张颂文从1999年在深圳时,由宿舍到的那条路展开:还是当年的那一条路,还是路旁的那些少儿培训机构,曾经培训班招牌上写的是芭蕾舞、钢琴、小提琴,如今,换成了古筝、古琴、二胡。

这是张颂文的日常观察,这些年,他成为一名演员,以演员的身份与世界发生碰撞。他也对世界保持观察和思考,从不变的少儿培训班看到传统文化力量的变化,从记忆里的那些看电影时刻所带给他全新的,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电影高质量发展。

他也感受到一种危机

来自技术的冲击

他直白地表达自己看到

郭帆导演展示的一段AI合成的

虚拟人物表演后

自己内心的忧伤和难过

但还好,失眠一夜后的赖床

让他意识到

“我在想AI肯定很完美,但人类因为我们自身的缺陷变得更真实,这个可能恰恰是AI技术无法做到的。”

张颂文

这种对于真实的思考还体现在张颂文对于表演的态度,他说自己喜欢和年轻演员交流时说,我们说表演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不如先想如何接近,并且充分地分享自己接近生活的方式。

而在广东的这些年的经历

也成为滋养他的养分

“我在广东从事过很多职业,服务业、旅游业,还有工厂制造业,我后来这么多年一直在使用它。”而从个人经验拓展到民族文化,他说,“我们中国的演员,拥有5000年文明的传承,拥有现代化发展的继承,这就是我们的自信。”

在这场电影业高质量发展分上,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文化的力量,科技的力量、电影本身的力量,还能看到一个中国演员面对行业发展和技术变革之下的朴素思考。

陈道明:

任何电影都可以拍得很好看,

主旋律是一个重要体现

2025年春节档尤为火爆

票高达67.58亿

《满江红》《流浪地球2》

都拿下了20亿+量级票

火爆数据的背后

中国电影协会主席陈道明

冷静发问

“去年中国电影有400多部,以前最高的时候有800、900部,你们谁能说出10部电影的名字?”

陈道明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上

中国电影协会主席陈道明

做了主题为

《出发前的再思考》的分享

在热闹的电影宣传

和漂亮的票数据背后

他看到的是观众最真实的声音——

“有一些电影宣传很宏大,但观众觉得一次一次被骗,进电影院不像宣传说得那么好,两三次以后就选择不去了”

“我们需要电影抵达观众,抵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抵达生活。”

电影好不好看,导演有没有用心,演员有没有认真,电影从业者有没有好好讲故事,观众心里都有数。陈道明的分享,不仅是作为一位资深的电影从业者,更多地是从观众出发,“总书记说江山就是,就是江山,从电影层面上来看,老百姓就是主旋律,每个人都是主旋律。”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

讲好中国自己的科幻故事

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导演郭帆

带来《以高品质、高技术为目标,

努力拍摄中国电影高峰之作》主题发言

创作者角度出发,郭帆提出了具备奇观性、互动性、思想性三个特征的“高信息密度”电影概念。

“《流浪地球》第一集和第二集就是我们团队对于‘高信息密度’电影的两次深入探索。我们会在《流浪地球3》的创作中继续探索‘高信息密度’电影的中国式表达,讲好中国自己的科幻故事。”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讲好中国自己的科幻故事

郭帆还分享了

对电影工业化创作、制作的

经验与思考

“在《流浪地球2》的创作、制作过程中,我们除了不断探索各种制作和管理流程之外,还成立了专门的电影工业化课题组,进行归纳总结和流程梳理。拍摄期间,团队邀请电影学院的二十多名实习生走入片场,作为观察员,每天记录着我们探索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在复查时,我们按照权重排序,尽量找寻解决方案,不把同样的教训和错误带入到《流浪地球3》的创作、制作中。”

发言后,郭帆接受记者采访

表示在未来的科幻电影创作中

将会考虑加入更多大湾区元素

“包括对大湾区的想象,在未来可能通过技术的延展,呈现不同的样貌。”

郭帆还盛赞“广东制造”为《流浪地球》系列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并表示未来会将更多广东的前沿技术投入到电影创作生产中,助力讲好中国科幻故事。

来源:南方网综合南方+

编辑:嘎嘎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