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华为三折屏Mate XT亮相,挑战苹果iPhone 16
苹果在中国市场的挑战正在加剧,因为新的竞争对手推出了功能更强大的智能手机,而苹果在人工智能服务上的推出却出现了延迟。华为等中国本土品牌正在销售具备先进功能的智能手机,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还在等待苹果的最新iPhone人工智能服务。

在中国提供苹果AI服务的延迟使这家iPhone制造商相对于华为等制造商处于不利地位。
02 AI服务延迟: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软肋
苹果公司在加利福尼亚的一次活动中发布了iPhone 16系列,并在美国推广了其智能功能,比如升级版的语音助手Siri。但是,苹果并未明确说明这些AI服务何时会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市场推出,只是表示计划在明年开始支持中文。
这种延迟让苹果在与华为、荣耀和OPPO等中国手机制造商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iPhone在中国的销量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下降,表现比整个中国市场还要差。
就在苹果发布会后的第二天,华为在中国举行了自己的产品发布会,推出了Mate XT,这是一款三折式的智能手机,具备文本摘要、翻译和照片编辑等AI功能。

华为最新的手机有三个可以折叠的部分。
华为的手机业务曾在本十年初受到美国制裁的打击,但现在已经带着国内开发的先进芯片回归市场。自2023年8月以来,华为推出的几款新型号手机在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销量迅速增长。
研究公司Canalys的分析师Lucas Zhong指出,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一些消费者开始转向更经济实惠的设备。“苹果需要进一步突出自己的特色,但当前的经济环境使得这变得更加困难。”

03 苹果智能功能在中国的监管挑战
苹果在其中国网站上表示,苹果智能功能的推出需要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在中国,任何可能影响公众舆论的生成性AI模型都需要政府的批准。
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正在利用中国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开发的AI模型,为中国构建AI功能,包括内容生成和图像搜索。
在上海一家国有投资基金工作的Henry Piao表示,如果苹果智能功能不能很快在中国使用,他就没有理由购买新iPhone。他考虑转向中国品牌,因为他的雇主鼓励购买国内品牌,而且一些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因为担心国家安全风险,在工作场所限制了iPhone的使用。
另一方面,分析师表示,由于许多人在中国和其他地方一直在推迟购买新手机,因此对合适产品的需求被压抑。
北京的一位运动装设计师Meng Bin表示:“硬件已经准备好了,但软件还没有。”他计划等到他对苹果智能功能何时可用有更好的了解时再购买。
04 硬件创新:华为与三星的可折叠屏幕技术
在硬件方面,华为和三星都转向了可折叠屏幕技术,以区别于苹果。华为的最新手机有三个部分,可以像Z形折叠屏幕一样折叠,或者展开成10.2英寸的平板电脑。
分析师表示,这种设计展示了华为的技术实力,但高昂的价格——起价约为2800美元,而iPhone 16在中国的起价为843美元——可能会阻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同时,华为还面临着可能导致发货延迟的制造瓶颈。

上个月在中国宜昌的一家商店展示的苹果产品。
今年第一季度,华为超越三星,成为全球最大的可折叠智能手机制造商,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
中国占全球可折叠手机市场的一半以上。Counterpoint表示,自去年9月推出以来,华为的书本式可折叠手机Mate X5一直是中国的畅销产品。
04 苹果佣金政策引发全球争议,中国市场如何应对?
苹果在中国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对其向应用开发者收取的佣金的反弹。苹果对大公司的标准费用是30%,这意味着如果用户购买10美元的应用或进行10美元的应用内购买,苹果希望在每种情况下都能获得3美元。
这一政策引发了与软件制造商和监管机构的全球冲突,导致应用制造商和消费者的诉讼以及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反垄断审查。
苹果向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施压,包括腾讯和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要求它们关闭在某些情况下允许内容提供商避免与苹果分享收入的平台漏洞。据接近谈判的人士透露,这些公司正在就新的佣金做法进行谈判。
结语: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华为的三折屏Mate XT和苹果的iPhone 16系列代表了两大科技巨头在创新和市场策略上的较量。华为凭借其先进的硬件技术和对本土市场的深刻理解,正在逐步恢复并扩大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而苹果,尽管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却在中国面临AI服务延迟和监管挑战,这不仅影响了其在中国的销售,也促使消费者考虑其他品牌。在这场科技与市场的博弈中,硬件创新和软件服务的本土化成为了关键。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的产品和技术,以及它们如何塑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