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设计利器:Affinity Designer 与 Photoshop、Illustrator 和 Sketch 的对比
在设计领域,Affinity Designer(简称AD)凭借其出色的功能和创新设计,不断吸引设计师们的目光。本文将通过与 Photoshop(PS)、Illustrator(AI)和 Sketch(SK)的对比,帮助您深入了解AD的优缺点,以便您判断它是否适合成为您的主力设计工具。
1. 前言
作为UI设计师,选择一款高效、可靠的设计工具至关重要。AD凭借其独特的“Apple Design Awards”荣誉,被誉为“Adobe的挑战者”。从初次接触其官网宣传视频,到实际应用于工作中,AD的便捷性和高效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和探索,现在我将从UI设计的角度,对AD进行一番测评,希望能为您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衡量优劣的标准
从绘制UI的角度,我将绘图软件的功能分为基础功能和高级功能两部分。基础功能包括绘制、修改和导出等必要功能;而高级功能则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接下来,我将通过对比PS、AI、SK和AD,以易用性为标准,详细分析它们的表现。
3. 基础功能测评
3.1 曲线、直线工具
在绘制方面,AD的钢笔工具与AI、PS的操作相似,而SK的钢笔工具则显得笨拙。在编辑方面,AD中曲线和锚点的操作方式与AI不同,但尚可接受。总结来说,AI在直观性和准确性上更胜一筹。
结论:AI > AD ≈ PS > SK
3.2 参数几何形状
AD拥有丰富的参数几何形状,优于AI和SK;PS虽然提供了大量矢量形状,但品质和使用性略差。
结论:AD > AI > SK > PS
3.3 布尔运算
AD的布尔运算不仅可逆且具备可编辑性,用户体验优于AI和SK;PS的布尔运算则相对较弱。
结论:AD > SK > AI > PS
3.4 倒角工具
AD支持4种倒角样式,优于AI和SK;PS则缺乏此功能。此外,AD的锚点倒角后仍可编辑原始路径。
结论:AD > AI > SK > PS
3.5 填充和描边
AD在描边宽度控制和透明渐变方面表现优异,优于其他软件。在渐变填充方面,AD的渐变条设计更为直观和易用。
结论:AD > SK > AI > PS(描边);AD独有(透明渐变)
3.6 文字、字体工具
AD的文字排版功能基础但存在不足,如不支持文字竖排和中文断行错误。SK的文字工具表现较好。
结论:SK ≈ AI ≈ PS > AD
3.7 选择工具
AD和SK的选择工具设计更为人性化,结合了AI的直接选择和PS的图层面板优势。
结论:AD ≈ SK > PS > AI
3.8 对齐、排列工具
AD的自定间距排列功能更为强大,优于其他软件。
结论:AD > SK ≈ AI ≈ PS
3.9 蒙板
AD支持两种蒙板且操作更为灵活和直观,优于其他软件。
结论:AD > PS > SK > AI
3.10 切图
AD在切图方面表现优异,支持批量操作和多种尺寸格式设置,优于PS和AI;SK的操作相对简单。
结论:SK > AD > PS ≈ AI
4. 小结
本文对比了AD与主流设计软件在基础功能方面的表现。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进一步分析AD的高级功能和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总结。本文观点基于个人实践和经验,若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希望通过这篇对比文章,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AD这款设计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