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时间回溯至三十年前,那时无人能够预见,如今轻便易携的笔记本电脑会普及至家家户户,互联网亦如空气般渗透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构筑起一个庞大的数字世界。如今,人工智能(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亦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世界,特别是在生物医学领域,除了在面部识别、精准医疗等方面展现非凡能力,AI还逐渐进入抗衰科技领域,仿佛正处于一场即将爆发的科技革命前夕。
提及AI,人们不禁联想到好莱坞大片《终结者》中的机器人,它们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对话,但那些场景终究只是科幻编剧的想象。然而,现实与科幻之间的界限似乎正被悄然打破。
2016年,谷歌旗下DeepMind推出的AI围棋程序AlphaGo,以4:1的比分击败韩国前世界冠军李世石,并在短短一年后升级为AlphaGo Zero,据说已能以100:0的成绩击败旧程序。这无疑宣告,AI时代可能真的要来临了。
那么,在未来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里,衰老这一无法逃避的问题能否被改变呢?
AI迷的终极“星空”:变身“终结者”
生物黑客们早已将目光锁定在AI抗衰领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世界首富马斯克。除了热衷于制造新能源汽车和火箭,马斯克还是“脑机接口”的狂热支持者。他旗下的Neuralink公司致力于研究通过微米级设备将人脑与机器接口连接,声称能消除大脑异常电信号,治疗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所有神经疾病。马斯克对AI与脑机接口的愿景或许是实现“人机结合”的终极目标。然而,目前马斯克的脑机接口技术仅在小猪身上进行了初步测试,仅监测到神经细胞对单个电刺激的基本放电反应,与真正的AI技术尚有一段距离。尽管如此,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我们或许能借助AI力量实时监测机体状况并进行干预。
仰望星空:AI加速抗衰老药物研发
除了“某个未来”可能实现的脑机接口,AI在抗衰老领域同样拥有广阔的施展空间——加速抗衰药物研发。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具有抗衰疗效的物质。例如,雷帕霉素本是一种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药物,却意外发现能抑制mTORC1而具有长寿效果。然而,长期使用雷帕霉素会导致肾毒性、伤口愈合障碍和免疫抑制等副作用。对此,AI似乎提供了解决方案。2021年8月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计算机可以通过自主模拟mTORC1位点并重新构建其完整结构来筛选出疗效更佳、毒性更小的“雷帕霉素类似物”。此外,AI技术还在寻找抗肌肉衰老药物、具有抗衰老功效多肽以及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等领域不断取得进展。我们期待借助AI的高效、精准优势早日筛选出疗效与安全性俱佳的抗衰老药物。
衰老检测:未卜先知让你与未来对话
除了加速抗衰老药物的研发外,AI还在“治未病”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成为开发衰老检测工具的重要手段使人们能够及早知晓机体衰老状况并制定干预方案。随着长寿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实际年龄已不足以反映机体的真实衰老程度。因此寻找能精准测量生理年龄的工具变得尤为重要。2013年美国学者Steve Horvath与Gregory Hannum开发了“DNA甲基化时钟”用于生理年龄的测量。此后研究人员不仅利用传统手段优化时钟精度还尝试结合跨学科尖端手段加速生理年龄预测时钟的发展其中AI的力量不容忽视。例如2021年由斯坦福大学与巴克研究所的David Furman教授运用AI技术搭建的“iAge”炎症衰老时钟以及Insilico Medicine旗下的Deep Longevity团队开发的AI生理年龄预测时钟DeepMAge等都在为精准测量生理年龄提供有力支持。这些工具对人类及早制定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AI时代抗衰老未来去往何方?
过去种种足以说明在衰老研究领域AI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或许未来我们真能借助AI彻底战胜衰老!但前路并非一帆风顺AI在抗衰道路上还将面临诸多挑战我们该如何与AI“共处”?作为门外汉我们也对AI推手下的抗衰未来充满好奇。于是本周六(1月15日)即将举办的时光派2022衰老干预学术论坛上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著名长寿科技公司Insilico Medicin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ex Zhavoronkov教授以及众多行业专家共同探讨AI时代下生物衰老标志物的开发变革等议题。他们将为观众带来精彩的分享和讨论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科技盛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