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复原青黛非遗

AI百科5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58 0

  科技赋能,古老青黛焕发新生!8月1日,在仙游县书峰乡四黄村青黛非遗工坊,黄碧红对12幅由AI技术精心绘制的图片赞不绝口,她感慨道:“这无疑是古时候青黛制作的真实再现!”

  这些图片由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沉‘靛’千年,青黛见福”唤醒计划实践团队创作,旨在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让失落的乡村产业重焕生机。黄碧红,作为国家级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莆田市青黛印染非遗传承人,对福建青黛(建青黛)的复兴充满期待,尤其是书峰乡等乡镇作为其主要产地,其历史地位得以重新彰显。

  记者观察到,这12幅复原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细节丰富,场景宏大,生动再现了仙游青黛的传统劳动场景。书峰乡青黛种植以四黄村为中心,全村种植面积已超过1000亩。

  南宋《仙溪志》的记载揭示了青澱(青靛)的制作原料为马蓝,用于染色,这表明宋代仙游已广泛采用马蓝制作蓝靛。为了传承和创新非遗文化,实践团队在暑假期间深入四黄村,走访了百余位农户,记录了传统的古法青黛制作流程、生产场景和售卖形式,并拍摄了200多张照片和2万多字文字资料。

  借鉴数字敦煌的成功模式,实践团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数字化资源,建立了仙游青黛数字化资源库,为AIGC图片生成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数据支持。这些努力不仅让传统青黛产业得以复兴,还通过沉浸式体验活动激发了当地儿童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黄村村委会原主任黄镜平表示,这12幅复原图成功再现了传统青黛劳动场景,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与青黛相伴的日子,对青黛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