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名为“手相大师”的App声称与五位人工智能工程师合作,采用深度神经网络学习技术。然而,据南都·AI前哨站测试,即便拥有如此“强大”的技术支持,不同背景、光线和表情仍可能导致对同一人的测算结果产生变化。以雷军为例,App在不同照片中对其人缘和成功原因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该App中的面相解析仅为预览内容,要查看完整报告需支付30元。相比之下,许多类似App甚至不提供预览,用户上传照片后直接跳转到付款页面,价格从12元到40元不等。
在人脸数据处理方面,此类App同样存在安全隐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处理自然人的人脸信息必须公开处理规则或明确处理目的、方式和范围,并征得自然人或其监护人的单独同意。然而,南都记者测试的八款App中,没有一款在获取人脸数据时单独告知用户。其中,“测脸型”和“面相大师”未在App内提供独立的隐私政策说明,“AI算命”、“面相占卜专家”、“真颜检测”则未在隐私政策中提及收集、使用用户人脸数据的情况。这意味着,这八款App中有五款存在不合规情况,比例相当高。
此外,“手相大师”、“面相占卜专家”和“真颜检测”三款App在上传照片时未向用户申请相机和相册授权,直接调用,这违反了苹果应用商店的规定。
这些App的更新频率也令人担忧。在测试的八款App中,仅“灵占天下”在两周前有过版本更新,“面相大师”、“面相占卜专家”和“真颜检测”的版本更新均停留在一年前,其他四款App的更新记录则在二至四个月前。
对于这些问题,南都记者采访了四款仍在运营的AI看相软件的运营者。其中两位运营者表示软件不会泄露用户数据,但其余两位则称自己当初制作软件是出于兴趣,且因不盈利已停止经营。至于人脸数据如何处理,他们均表示“记不太清了”。
除了苹果应用商店外,这些AI面相类软件还可在多个应用平台找到。对此,法律专家指出,当同一人的面部数据能导出不同测评结果且技术不公开时,此类App可能涉及虚假宣传。专家认为,此类App的目的“可能有违公序良俗”,本身带有非法性。平台应重新评估已上架App的合规性,并在接到用户或监管机构的举报投诉时采取相应措施。
南都见习记者 胡耕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