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通过全球首部AI监管法律!附中英文全文下载

AI百科5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74 0

  欧盟正式通过《人工智能法》,标志全球首个全面监管框架诞生

  2024年3月13日,欧盟议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人工智能法》,成为全球首个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案。该法案的通过,不仅标志着欧盟在人工智能治理上的重要一步,同时也对谷歌、OpenAI等AI公司产生深远影响。尽管该法律还需走完审批程序并在欧盟公报上公布20天后正式生效,但其部分规定将分阶段施行,如影响聊天机器人等通用AI系统的规则将在12个月后生效。

  欧盟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表示,欧洲现在是AI的全球标准制定者。支持者认为该法案有助于降低AI风险,而批评者则担忧其可能抑制创新。然而,双方都承认该立法将产生强大影响,欧盟也因此开创了全球先例。

  《人工智能法》的通过经历了漫长过程。最早在2019年,欧盟就提出了AI规制的建议。经过多次修订和讨论,最终在2023年12月达成关键协议,并于2024年2月达成临时政治共识。今年3月的议会会议,则以523票赞成的结果正式通过了该法案。

  该法案旨在建立一套统一的规范和监管框架,确保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遵循公平、透明和可信的原则。它根据AI的潜在风险和影响程度规定了不同的义务,并特别注重个人隐私保护。例如,禁止基于敏感特征的生物识别分类系统,以及从互联网或闭路电视录像中无针对性地抓取面部图像以创建面部识别数据库等应用。

  《人工智能法》还将AI应用分为不同风险级别,包括“不可接受”风险、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其中,“不可接受”风险的应用将被完全禁止。法规将根据风险等级制定针对性的标准,并非所有人工智能应用都将受到同等程度的监管。

  对于执法部门对AI的利用,该法案原则上禁止除在特定狭窄情况下使用生物识别系统外,其他用途均需严格保障措施。例如,实时生物识别系统只有在满足时间和地理范围限制,并事先获得特定司法或行政授权的情况下才能部署。

  此外,《人工智能法》还规定必须在国家层面建立监管沙盒和真实世界测试,让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能够使用,以便在创新AI投放市场之前进行开发和训练。该法案还规定了对违规公司的处罚措施,违反规则可能引发全球营业额7%的罚款。

  尽管《人工智能法》是欧盟法律,但它将适用于在欧盟开展业务的全球公司。许多欧洲企业担心欧洲科技行业将因此进一步落后于美国和中国的竞争对手。然而,《人工智能法》将应用分为不同风险类别,以减轻对创新和技术发展的限制。

  预计该法案将于今年5月生效,并将分阶段施行。第一阶段将禁止某些AI应用,如利用个人漏洞的AI系统和无针对性抓取面部图像的应用;第二阶段将与通用AI相关的规定开始适用;而大多数针对高风险AI系统和具有特定透明度风险的AI系统将在法案颁布两年后开始适用。

  总之,《人工智能法》的通过将对全球AI产业监管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在欧盟地区开展相关业务的中国AI企业以及关注国内AI产业治理和监管的部门而言,这部新法也值得高度重视。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