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旗下的托尔图书(Tor Books)出版的作品《Gothikana》引发了出版界的热议,该书的封面设计被认为采用了人工智能(AI)生成的元素。这一事件再次将AI生成产品渗透到创意行业的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Booktok博主@emmaskie发布视频表达了对这一现象的担忧,她认为AI生成的任何东西都不应渗透到创意行业,因为这会是一个逐渐失控的过程,最终可能导致AI取代人类艺术家和编辑。然而,也有设计师网友对此表示不满,认为这种做法是懒惰且对艺术家不敬的。同时,一些读者则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AI艺术会变得更好,使用它并不一定是问题。
这并非托尔图书第一次因疑似在封面设计中采用AI生成的素材而受到批评。早在2022年11月,该公司就因克里斯托弗·鲍里尼(Christopher Paolini)的新作《分形噪音》(Fractal Noise)的封面图涉嫌使用AI生成素材而引发争议。随后,托尔图书发表声明称,他们并不知情该图片可能是由AI创建的。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英国出版商布鲁姆斯伯里(Bloomsbury)身上,其出版的《地球与血液之家》(House of Earth and Blood)平装本封面在Adobe网站上被标记为“由人工智能生成”,但内部设计团队表示对此并不知情。
在国内,AI技术在出版业封面设计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例如,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科幻小说《拉丁姆》就是国内首部由AI辅助封面设计的科幻作品。该书以AI为叙事视角,其封面图在AI绘制的基础上融入了洛可可和莫比斯漫画元素,整体呈现出复古浪漫的油画风格。据图书装帧设计师陈威伸介绍,他使用AI调整了20多次才形成较为满意的初稿。此外,中信出版也曾让AI参与了大量文本翻译、插图生成等工作,以提高出版效率。然而,他们也发现机器翻译存在不准确或不自然的问题,需要人工介入审校。
对于AI在出版业中的应用,陈威伸表示乐观态度。他认为插画家并不需要太过担心AI会取代人类艺术家,因为真正好的艺术创作需要瑕疵和故事性。同时,他也认为这种革命性的操作方式会大幅度提高创作效率,但也需要创作者更加精准地表达概念。正如智能手机的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一样,AI技术也将为出版业带来更多的变革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