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不住的“移花接木”,AI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脸”?

AI百科5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59 0

  在2019年,一部英剧《真相捕捉》以其基于人工智能的惊人技术,在国内引发巨大反响,收获豆瓣8.9的高分评价。剧中,一套AI技术能够实现换脸、换声甚至“隐藏”真身,对现实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影中的情节逐渐变得真实可触。近期,广州一名女子在地铁列车上的照片被恶意网友下载,并利用AI技术“一键脱衣”,该照片迅速传播,引发广泛关注。类似事件在国外也屡见不鲜,众多一线女明星被强迫“出镜”,成为不雅影片的女主角。据统计,去年超过14600部AI换脸视频在网上流传,其中96%为不雅内容,且主角多为女性。今年这一数字更是翻了近三倍,达到50000部,且画质和精细程度大幅提升,真假难辨。

  AI技术的滥用不仅限于娱乐和恶搞。黑客利用AI进行诈骗,从明星政客到普通民众,无一幸免。奥巴马、特朗普甚至希拉里等政要均被AI换脸技术恶搞。此外,黑客还利用AI合成语音进行电信诈骗,甚至将非法获取的人脸信息用于洗钱、涉黑等犯罪活动。仅2022年,美国相关涉案金额已达26亿美元。

  面对AI技术的“移花接木”,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首先,在涉及钱款时,务必当面确认或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多重验证,不轻信视频。其次,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避免在网络中暴露个人信息。一旦发现受骗上当,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

  同时,AI换脸技术的普及也带来了新的法律风险和侵权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但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我们更需要提高权利意识,减少不必要的个人信息采集和扩散。相关机构也应做好数据安全工作,防范数据泄露造成的损害。

  每一项新事物的产生都会带来阵痛。但与其遏制其发展,不如用法律的武器捍卫道德的底线。在这个“刷脸”时代,我们虽无法阻止“花”的飞舞,但可以让AI画出的“花”在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中自由飞舞。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