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美国芯片巨头超威半导体公司(AMD)股价强势上涨9.74%,每股价格达到108.04美元,这一数字是自10月13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AMD的引领下,图形处理器(GPU)相关股票整体走高。AMD的主要竞争对手英伟达收涨3.79%,而HBM(高带宽内存)供应商美光科技也上涨3.78%,领跑半导体板块。
昨日美股收盘后,AMD公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Q3营收达到58亿美元,每股收益0.70美元,均略超出市场预期的57亿美元和0.68美元。然而,华尔街更为兴奋的并非这两个简单的数字。
报告中提到,AMD即将推出的MI300A和MI300X系列将在本季度实现量产。公司CEO苏姿丰在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预计,公司第四季度GPU的收入将达到约4亿美元,整个2024年将超过20亿美元。”
今年6月,苏姿丰在“AMD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技术首映会”上首次公布了MI300A系列,声称这是全球首个专为AI和HPC(高性能计算)打造的APU加速卡。此外,还有针对大语言模型进行了优化的版本——MI300X。
苏姿丰当时表示:“我们都看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的增长,但距离其真正运用于企业业务生产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希望成为这个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目前,AI芯片市场主要由英伟达主导,其H100 GPU也被公认为训练大语言模型最需要的设备。然而,英伟达在这一赛道上并非没有竞争对手,其中AMD就是最有可能挑战其地位的公司之一。
上月,知名分析师郭明錤表示,AMD明年AI加速卡的出货量约为英伟达的10%,其中微软是最大的客户,出货量占比超过50%。此外,他预计Meta有极高概率会成为AMD的下一个CSP(云解决方案提供商)客户。
郭明錤当时还表示,如果与微软的合作进展顺利,AMD还将获得其他科技巨头的订单。预计2025年,AMD的AI芯片出货量能达到英伟达的30%。同时,美银在最新报告中指出,AMD的产品对多个行业巨头、普通企业、OEM以及AI初创公司都具有良好的吸引力。
投行Raymond James分析师重申了对AMD股票的“强力买入”评级,并指出这一决定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AI业务。“AMD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它完全有能力在价值超千亿美元的AI加速器市场中占据10%至20%的份额。”